河南省新密市劉寨鎮農民張海超為證明自己得了職業病不惜“開胸驗肺”,暴露出職業病維權的艱難處境。此事引起衛生部的高度重視。日前,衛生部派出專家督導組趕到河南,督導該事件盡快解決。督導組專家還專程來到張海超家中看望會診。
河南省新密市劉寨鎮農民張海超為證明自己得了職業病不惜“開胸驗肺”,暴露出職業病維權的艱難處境。而衛生部派出專家上門給張海超會診,這確是一件好事。另據悉,前不久,鄭州市衛生局針對此事,也成立了專門的鑒定復診小組及病史走訪組,同時還邀請了國家和省內知名塵肺病專家進行相關的技術咨詢和業務指導,通過收集各醫療機構的檢查結果,對張海超的病情進一步復診。
再翻閱之前的新聞,為了確診病情,為了確診一個“塵肺病”。2009年1月,張海超一個月時間里,先后在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煤炭總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最高級別的醫院就診。
一個問號由此而出,證明一個農民工的“塵肺病”到底還要多少專家才夠?又究竟有多難?
如果從醫學臨床的角度看,診斷一個“塵肺病”,排除一個肺結核病,這其中的任何一家醫院都具備了獨立的、符合標準的診斷能力。實際上,這些后來復診的醫療機構的診斷結果也是一致的,不存在診斷上的偏差。
但尷尬結果的結果是,即使是最后張海超在鄭州大學一附院以一次極端的“開胸驗肺”(肺部切片檢驗)之舉,再一次試圖給自己尋求一種診斷證明,他的“塵肺病”職業病診斷結果依然沒有得到正式承認。因為按照職業病管理規定,張海超就診的省會各大醫院和北京多家醫院都不是法定的職業病診斷機構,無權做職業病鑒定,診斷結果只能作為參考。
而因為衛生部及當地政府的積極介入,公眾輿論的不斷呼吁,現在“開胸驗肺”事件有了最新進展:經職業病防治專家就張海超職業史、現有能夠收集到的影像學資料和追蹤到的多家醫療機構診療內容進行了縝密科學的診斷復診,診斷為“塵肺病”。
但一個悲哀的事實在于,不是每一個有同樣遭遇的農民工,都會像張海超一樣能夠借債9萬元去找那么多醫院就醫診斷,也不是每一個農民工,都有如此大的魄力去“開胸驗肺”,以尋求到媒體的關注,最后幸運地得到如此多專家的共同會診。
因此,這起公共事件暴露出來的一些制度漏洞固然需要及時修補。但最關鍵的,在于盡快公布事件真相,查清那些失職、瀆職者的責任,問責那些侵犯工人健康權益的違法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