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酒店命案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武漢硚口區經適房六連號事件,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替誰說話”事件……這些社會熱門事件都仿佛被六月的驕陽烤曬了,在發酵、膨脹、擴散,引來議論紛紛。
坊間都在總結為啥這些事情會鬧起來、鬧大了?探究一下這些事件本身是怎么發生的可能有助于解決問題,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阿哲認為,這些事件中體現了一個共性,就是監督機制中只有輿論監督發揮了作用,其他形式的監督要么極端薄弱,要么干脆付之闕如。
最典型的就是武漢的經適房六連號事件,據新華社報道,在5000多名市民申請號中搖出124個購買經適房號碼,搖出六個連號的幾率是千萬億分之一,發覺其中蹊蹺似乎不需要什么數學頭腦?墒,居委會、公安、民政、國土、房管等參與資格把關的諸多機構,竟然像石頭人一樣無動于衷。再看看鄭州規劃局副局長逯軍“禍從口出”的事,公眾對其背后的怪異案例同樣憤懣:市規劃局負有管轄職責的經濟適用房土地,怎么蓋起了別墅?這別墅從開工到完工,從完工到被媒體關注,不是一天兩天了,規劃局及那么多監管部門都干啥去了?再看看石首事件,發生命案后,關鍵是迅速查清原因,但是據報道,在發現可疑尸體后的三天多時間里,相關政府部門只發布了三條語焉不詳的消息,此時網絡上已經有數百篇文章,還有大量視頻,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有關部門是真的在調查?還是出于什么利益考慮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以看到,是輿論監督,包括傳統媒體和網絡監督,將怪誕事件的蓋子揭開了。那么多監督、監管部門似乎是癱瘓的,常人能看到的他們看不到,常人產生質疑的地方他們一聲不吭。當監督只剩下輿論一種形式的時候,公眾也就只有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樣,牢牢將它抓住,甚至引燃、燎原,成為一場輿論的狂歡節——傳統媒體向網絡迅速擴散,網絡輿論互動擴散,人們拼命地把這似乎是唯一的武器“做大做強”,用以平衡其他監督的缺失。
畢竟,輿論監督是有局限的。只有讓行政、司法、社會等各種監督形式共同起作用,才能讓這種詭異、腐敗的事件要么得不到任何處理、要么就“名揚全國”的局面得以改變。(阿 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