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備受矚目的“鄧玉嬌刺死官員案”在湖北巴東縣法院一審結束。合議庭當庭宣判,鄧玉嬌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屬于防衛過當,且鄧玉嬌屬于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又有自首情節,所以對其免除處罰。鄧玉嬌在法律上由此徹底恢復自由身。
鄧玉嬌案終于塵埃落定,在網民的一片喝彩和祝福聲中,也傳出了這樣的聲音:“這是媒體的勝利,是媒體救了鄧玉嬌”。這樣的聲音其實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鄧玉嬌一案是否存在著“媒體審判”?司法有沒有受到媒體的影響?筆者認為,鄧玉嬌案存在著媒體監督和媒體影響,但并不存在“媒體審判”,媒體并沒有影響到司法的公正。
毋庸置疑,如果沒有媒體的關注,鄧玉嬌案的結局很可能是另外一種了。似乎確實可以說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影響了此案的判決,這甚至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事實上,大量的媒體報道和評論,確實對當地的司法部門造成了一定的壓力,這點是肯定的。但問題在于,我們不能把媒體的關注當成“媒體審判”,如果認為“司法獨立”就是不受任何影響,不僅是錯誤理解,在操作中也是不現實的——那樣的話,審判庭只能開在遠離地球的火星上。
法學家賀衛方教授談到“媒體審判”問題時,首先強調的是新聞媒體有對司法監督的權利。其實道理很簡單,司法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是神,也是有可能做出錯誤和不公正的判決的,這需要各種渠道的監督保障司法公正。因此,判斷是否有“媒體審判”的依據,不在于司法是否受到了輿論影響,媒體監督也是一種輿論影響,如果擔心一切影響都會有損司法公正,那等于是認為畫地為牢不受任何監督的司法審判才是獨立的——這離司法專制有多遠?
在筆者看來,判斷是否存在著“媒體審判”并不難。關鍵要看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是否存在歪曲或者不尊重事實的現象。比如,在司法還沒裁決的時候,就將犯罪嫌疑人鄧玉嬌當作罪犯鄧玉嬌,或者是將涉嫌非禮或強奸的鄧貴大認定為強奸犯,如果存在這些情況,那都是不妥當的。但這樣的情況并沒有在鄧玉嬌案的媒體報道和評論中出現,雖然存在著一些不理性的網民在網絡留言,但這顯然和“媒體審判”并無多大關系。
其實,在中國的司法現狀下,值得擔憂的并不是“媒體審判”影響司法,而是某些濫用權力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媒體監督不僅應該有,而且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那種把媒體監督也當成“媒體審判”的觀點是不靠譜的。(歐木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