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貓膩”露出“冰山一角”
人們記憶猶新,今年3月23日,一位網民在互聯網“天涯論壇”發出題為《溫州舊城領導內部購房貪污的貓膩解讀》的原帖,溫州“購房門”被曝光。該帖不僅抖出143套安置房購房者的清單,如有所有人的名單、職務、樓盤、房號等,其中有數十名市、縣級干部,而且披露了舊城改建指揮部領導利用職權暗箱操作的兩大手段:
“一、A購買房子,與領導關系密切的,先付幾萬元訂金。A再找下家B,讓B出錢買房,同時把差價給A,差價少則二十萬至百萬元,多則百萬以上,如果這些房源拿出來公開招投標,幾十萬上百萬的國有資產就不會流失掉。”
“二、A是領導得力‘助手’,領導就專門授權A,先把舊城房源以低價假賣給B,B再把房子以市場價賣掉,B拿的差價按2:2:6分成,領導得6,A得2,B也得2,如果差價是50萬,領導就得30萬,A與B各得10萬,如此操作20套,就有近千萬收入。”
對此“敏感”問題是否確有其事,溫州市政府方面三緘其口,避而不談。政府處理決定公布后,人們原以為隨著“購房門”的徐徐關閉,這個“貓膩”也隨之“藏匿”起來。豈料“補差價”的“通道”一打開,“購房貓膩”跟著“露”了出來。
蔡先生對記者說:“我心里很明白,張女士從舊城改建指揮部拿到得月花園那套房子,之所以能讓我直過戶,實際上她拿到的是不用自己先付本金的房源指標。這個指標經她一賣,即獲差價31萬元。”
黎先生向記者披露的“購房經歷”又基本印證了網民曝的另一個“貓膩”。2006年5月間,他從一家房屋中介機構以每平方米11318元、總額191.9262萬元的市價,買下市區一處頂級地段、頂級樓盤29層的一套高級住房,面積169平方米。賣主黃某是溫州市甌海區一個村的農民。
洽談時,對方要求黎先生分兩次付款,一筆向市政府的“溫聯開”付150.9262萬元,計每平方米8900元。剩余另一筆付黃某現金41萬元。黃某當時透露,他這41萬元也不是自己一人獨吞,要與三個人分,其中他與另一黃某共分33.5萬元,一人一半,另7.5萬元要分給介紹人“大哥”。黎先生都答應,雙方成交。
直到這回要補“差價款”時,黎先生才順藤摸瓜一層層了解到,這41萬元差價的得利者都是舊城改建指揮部原主要負責人吳權書的同村人。賣主黃某是村委會主任,吳、黃關系甚好。另一黃某的老婆則是舊城改建指揮部所屬“溫聯開”的重要財務人員。“大哥”則是“黃牛”。
黎先生終于明白,吳權書同村的A、B、C是賣房的“同盟軍”,他們通過“黃牛”中轉,把整個房產的“交易鏈”割離開,以達到掩蓋權力尋租、腐敗買房賣房之目的。而眼前對他來說,面臨的是要重補57萬多元的“差價款”。他表示愿承擔一半,但賣主“黃村長”表示不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