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先行”靈不靈?
——重溫我軍聯合訓練的歷史軌跡,會看到“聚沙成塔”的威力
搞聯合訓練,不應該用概念去思考,好像沒有概念就什么也干不了。空想的概念,一放到實踐中立即解體,只有從實踐中提煉的概念才有意義。聯合訓練不依賴于空洞的概念而存在,非要用設想的概念去描述很復雜的訓練現狀,有些言不及物。
我軍目前還處于聯合訓練的初級階段,如同經濟改革初期一樣,只有“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習慣于理論先行,搞清了理論再往前走,目前連什么是聯合訓練都有爭論。但是聯合訓練是一個新事物,沒有現成的理論可以借鑒,照搬美軍的、俄軍的沒有用。而且,時間也不允許我們坐而論道,糾纏于理論之爭。只有“不爭論”,先干起來再說。
蔣亞民(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軍事訓練研究室主任、大校):我軍在建國初期就開始了聯合訓練的探索,盡管很初級。1950年12月31日,總參謀部頒發了《關于1951年軍事學校教育方針及部隊訓練基本內容的規定》,首次提出了聯合作戰的概念,要求全軍掌握現代技術,開展聯合訓練,學會聯合作戰。
1955年1月進行的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聯合作戰。參戰兵力包括陸軍師、海軍艦隊、航空兵師等。戰前,參戰部隊在各軍兵種分訓與指揮機構聯訓的基礎上,又按照預定作戰方案組織了三軍聯合實兵演習,著重演練了聯合指揮與協同動作,算是初次嘗試了聯合訓練。
1955年11月,我軍在遼東半島進行了三軍聯合抗登陸實兵演習。這是我軍訓練史上一次規模大、層次高、參訓軍兵種多的聯合演習,陸軍、海軍、空軍10多個師級以上單位的首長機關,以及30多個團級部隊共約6萬余人參演。演習中,陸、海、空軍部隊根據抗登陸戰役任務,重點演練了聯合制空、聯合制海和反突擊等作戰。
1981年9月,我軍在華北地區組織了大規模陸空聯合演習。參加演習力量有陸軍、空軍及其他部隊共20多個師級以上首長機關,40多個團級作戰部隊,兵力達11萬人,出動坦克裝甲車幾千輛、飛機幾百架。主要演練了空軍奪取制空權、空軍支援地面部隊、陸空協同作戰等。當然,今天的聯合訓練已不是過去的概念了,但實踐總是一點一點積累,聚沙成塔。
姚江寧(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研究員、大校):新的規律隱藏在最深處,只有通過豐富的實踐,才能發現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我軍根據多年來的訓練與演習,編寫了新一代作戰條令。其中,《聯合戰役綱要》的頒發,標志著我軍聯合訓練邁出了歷史性的一大步。為了做好現實軍事斗爭準備,我軍相繼組織了一系列戰略級、戰略性戰役級的聯合作戰指揮所演習,組織了“聯合”和“礪劍”等系列的聯合實兵演習。各軍區和海、空軍在現有指揮體制下,通過建立若干個“聯合訓練協作區”,使有一定條件的軍兵種部隊普遍展開了聯合訓練。在體制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完善訓練機制、修訂訓練大綱、建立協作關系等諸多辦法,逐步趟開了有自身特色的聯合訓練路子。實踐證明,聯合訓練不必等到創造出所有條件之后再展開,也不必等所有的分歧都爭論清楚之后再進行。重溫我軍訓練史,已經清晰看到了聯合訓練的發展軌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