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南京“攤點合法化”與深圳“蓮塘模式”或可借鑒
-報料調查
5月30日下午,廣州天河城南門公交站臺附近,10余名城管隊員執法時與兩名小販發生爭執。目擊者拍下的視頻顯示,多名城管隊員扭住小販拳打腳踢,打斗中,有小販拿起磚頭朝城管隊員身上猛砸。
事件再次引起輿論對城管執法的廣泛關注。截至昨日晚9時,在南都網上,對“城管執法的看法”的1000張調查票中,620票選擇了“應禁止暴力執法”,308票認為“應該取消城管執法”,而“支持城管執法”的只有72票。
最近兩個月,在東莞、深圳,也分別發生了城管與攤販沖突,甚至攤販舉刀弒殺城管事件。城管執法的邊界爭論、城管與流動攤販間的矛盾沖突,再次引起專家學者、社會輿論的激烈討論。
血案連發
城管小販沖突普遍存在
5月11日21時40分左右,在東莞,一名河南洛陽籍男子、27歲的男子遭幾名城管執法工作人員毆打,隨后昏迷被送往醫院。多位目擊者證實了這一說法,但城管方面否認打人。同一晚,一名女攤販為了要回被城管綜合執法局沒收的冰箱,揀石塊怒砸執法局鐵門,任警方強拉都不管用。一天兩起同類事件,讓城管與小販的沖突再次進入公眾視野,也引發了各方激辯。當晚,南城街道黨委副書記、公安分局局長蘇東對疑似被城管打傷的小販鞠躬道歉。
“領導鞠躬道歉”的新聞,被國內媒體紛紛轉載,并引發熱議。這一起城管執法沖突的事件,以“皆大歡喜”結尾。但在這之前,發生在深圳的兩起沖突事件,讓人難忘。
4月8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區園嶺街道執法隊在園嶺中路查處占道經營行為,有目擊者稱協管員在執法過程中態度粗暴,砸爛一路邊的麻辣燙攤位,并對小販進行辱罵。小販尾隨其后,將其中一名身穿制服的協管員捅倒,協管員送醫院后不治身亡。而城管部門表示,執法人員文明執法并曾主動撤離現場。
4月26日下午,深圳市寶安區前進一路的一座過街天橋上,城管隊員練士滔等人勸阻一對販賣服裝的夫妻停止亂擺賣行為,雙方僵持中,男攤販帥建華突然掏出尖刀朝練士滔腰部和胸部狠刺兩刀,然后逃逸。帥建華的妻子、商販方金群則被警方刑拘。
角色尷尬
城管制度設計如何反思?
5月11日晚,刀刺城管的帥建華在浙江義烏火車站,被戴上了冰涼的手銬。5天前,販賣服裝的他,背后一刀,致執法的城管練士滔重傷。30歲的練士滔到執法隊工作近3年,同事眼中,他平時為人忠厚老實,工作勤勉,執法一貫文明。而攤販同伴眼中,帥建華也很老實,夫妻倆與大家平時處得不錯。“老實”的帥建華刀刺“文明執法”的練士滔,為何?
帥建華妻子方金群說:“人逼到急的時候是沒辦法的,城管搶我們東西,斷我們的生路,我們沒辦法的啊。他們有人給工資,我們沒有啊,我們都是靠著自己的勞動去賺錢養活家。”
方金群的話似乎也印證了之前在網上躥紅的《城管執法操作實務》,對城管“諄諄教誨”,“要使相對人的臉上不見血,身上不見傷,周圍不見人”。
這本書理論性與實踐性兼備,還詳細列舉了怎樣巧用、妙用暴力來對付抗法者的妙招。曝光“城管秘籍”的帖子在網上迅速流傳,曾一度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網友認為,這反映了城管執法過程的野蠻粗暴。
野蠻執法、暴力執法的背后,讓現在城管和商販之間似乎成了“你對我不仁,我就對你不義”的惡性循環。一幕幕血淋淋的事件,刺痛人心,也讓人開始反思城管制度設計。為何以維護公眾利益為職責的城管,始終處于輿論的漩渦中?
西南民族大學教授肖雪慧認為,雖然沖突發生在特定機構與特定群體間,“卻折射了扭曲的政績觀與民生的對立、折射了無制約狀態下權力的僭越與囂張”。同時,也暴露了這些理由背后的逐利沖動,以及部門逐利驅動蓋過小販謀生需要和居民生活便利的真相。
解決矛盾
南京“攤點合法化”可借鑒
5月初,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透露,廣州將整合城市管理資源,改革政府機構,成立新的政府職能部門———城市管理委員會。
而據最新消息,江蘇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20日通過《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南京市市容管理條例〉的決定》。這部條例明確提出攤點合法化,用“馬路經濟”緩解就業難題。
但馬路經濟必須直面的問題是,如何保證在小販(低端部門就業者)、普通居民和城市政府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這個點上,城市政府既能滿足低端部門就業者對生存權和發展權的正當要求,也能不以犧牲普通居民的基本環境權為代價,還要使馬路攤販與市場內正當納稅經營者和諧共存,以在雙方間實現一種利益平衡。
在深圳蓮塘,城管把原來到處亂擺攤的小商小販們集中在一個地方擺賣,擺得很整齊,不像以前一樣到處亂擺。只要小商小販們按指定位置擺好,不超越范圍,城管都不會驅趕他們走了。從此以后,蓮塘的小商小販們再也沒有被趕得四處躲藏的現象發生。
蓮塘城管的這種做法被稱為“蓮塘模式”。有關專家認為,南京提出的讓攤點合法化與蓮塘模式實質內容是一樣的,根本點就在于你給了小商小販合法做生意的地方,城管自己也就有了“活路”,這對目前如何擺脫城管困局具有重大意義,關鍵看哪些地方敢于邁出改革的第一步。(本報記者楊昱徐劍橋 統籌張蜀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