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
但是,2005年5月,3歲的兒子病了。
李會斌記得,有一天,他看到馬書軍精神恍惚,站在村頭,說籌不出錢來,然后嚎啕大哭。
馬書軍的父親馬金廷記得,一聽看病至少需要40多萬,全家人都傻了。當時哥哥就勸馬書軍,錢扔了,孩子也治不好。
房子賣了,一萬七,賣給了哥哥。馬金廷說,當時他反對,寧賣鍋不賣屋。
他有時候不能理解兒子的舉動,常常說的一句話,“這是你的命,你不能不認”。
馬書軍不認。
沒錢了,他上街下跪。
他去街上要錢,第一天提著募捐箱,在天津濱海道來回走了一個小時,拉不下臉。媳婦打電話過來說兒子的肺變白了。他告訴媒體記者說,“我當時就跪下來,咣咣地用頭撞地”。
他知道有人看不起他。他曾經說,當時在街上要錢的時候,很多人說一床的病號沒錢了,他們上街要錢了。
那個時候,他覺得醫生的眼光也是異樣的。醫生問他,百分之一的希望救不救。他說救。醫生說,你要想清楚。他說,百分之零點一你也給我救。
當年,馬書軍為孩子的事情上過一個論壇,他在論壇上給自己起的名字是“懸命”。
在街頭行乞時,馬書軍附上了他當年參加抗洪的相關資料。“英雄落難,乞討津門”,馬書軍的下跪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媒體大篇幅報道。
由于馬書軍在湖北當過兵,又在湖北參加抗洪,當地的媒體曾報道,“愛心涌向抗洪戰士馬書軍,首日籌款近8000元”。
據了解,2006年,剛成立不久的“小天使基金”也向馬書軍提供幫助,僅紅基會聯合央視《開心辭典》舉辦的公益特別節目活動,就給他捐款33.7萬元。
吝嗇
命懸一線的兒子,有救了。
馬書軍用自行車推著孩子,妻子跟在后面,走在天津街頭,三個人的背影讓李月(化名)感動,“和他下跪比起來,我印象更深的是這個畫面”,一家人顯得和諧真誠。
李月,是一名曾全程跟蹤報道馬書軍的媒體記者。他對馬書軍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位負責任的父親。
這和諧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李月說,馬書軍的變化是慢慢開始的。
開始做什么都騎自行車,后來就改成了打的。
李月覺得,馬書軍變得對錢越來越在意,妻子照顧兒子,兩人常常因為錢的事情吵架。
5月27日,7歲的馬驍帆還記得父母吵架的情景,那時他的病還沒好,“爸爸急了就摔東西”。
他說,爸爸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老是跟爸爸要錢,“媽媽照顧我,給我買東西,他還不給錢”。
馬驍帆覺得,媽媽對。
馬驍帆臉上有種大人的成熟。問到他,為什么叫驍帆時,他沒有像以前那樣回答:驍是勇敢的意思,帆是帆船,這個名字是爸爸媽媽希望我像船長一樣勇敢地遠航。
他低著頭,哼了一下,“因為我老是煩吧”。
現在的驍帆很少能見到爸爸媽媽。去年爸媽分開了,爸爸給他找了個保姆,很少回家看他。
驍帆說,“爸爸沒空照顧我,他要上班”。
“爸爸的工作是”,他頓了一下,“我說了,不許笑我”。
爸爸的工作是磕頭掙錢。
馬驍帆說,一說磕頭掙錢,他的心就跳一下,“怕別人笑,也心疼爸爸”。
馬驍帆看著記者寫字,突然惆悵地說了一聲,“我還不認字呢”。他沒有上學,現在白血病雖已基本痊愈,但輸血感染的丙肝讓他的免疫力脆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