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醞釀了一年之久后,《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如期推行。這項被媒體稱為“開國內先河”的醫療保障制度推行兩個多月以來,讓全體神木人民真正體會到了“看得起病”的前所未有的實惠,同時,公眾道德風險也把政府推上了一個尷尬的位置。
據報道,自從3月1日全民免費醫療政策實施以來,神木縣的 7所定點醫院病床全部爆滿,而住院治療者當中有的確是多年看不起病的,還有一些是小病非要住院看的。多年看不起病的想借全民免費醫療治好病可以理解,但是小病非要住院治療就不正常。而像神木部分患者這樣小病住院,卻又是當地實行全民免費治療之下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因為在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條件之下,不需要患者埋單。而在部分患者難免會抱持這樣一種心態之下,神木縣當前出現急著住院得找熟人說情、有人專門在醫院附近租房排隊住院、有些病人住院治療后可以出院休養但就是住著不出院,從而影響后面病人的入院等非正常醫療現象。
像神木縣這樣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政策,當然是出于讓盡可能多的民眾有病能醫的良善初衷,但是實行全民免費醫療政策,顯而易見會造成醫療資源的不必要耗費,而醫療資源的不必要耗費又必然會造成財政無力支持,從而導致該項政策最終難以為繼。另一方面,賺錢治病、防病也是激發民眾工作與生產熱情的動力之一,如果看病不需要百姓花錢,難免會消弭工作動力,降低社會生產效率,降低社會財富的生產與增加速度,也最終影響到政府財力的增加,對財政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的能力起到削減作用。
也正因為如此,任何社會保障形式都應是有限度而不能是無限度的。就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來說,如果最低生活保障金定得過高,必然會助長部分低保戶寧可在家失業、有業也不就的心理,而在家里呆著也拿接近于上班者工資的保障金,也會降低部分上班者的就業積極性,對納稅的勞動者來說也是有失公平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最低生活保障金應該維持在能夠保障低保戶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度,同時應當實行動態管理,當低保戶一旦能夠賺取高于最低保障金的收入時,就應當取消其繼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資格。唯有如此,才能既實現對于確實需要社會救助者的必要救助,同時又不至于助長部分人寧可坐吃低保不就業的心理。
回到醫療保障制度上來,適格的醫療保障制度應該是既讓確實無力看病者得到必要的社會救助,不讓人們因病致貧,同時又應當防止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也就是說,醫療保障可以實行必要的社會救助,同時又不要逾越財政負擔能力。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保障制度才是現實可行的,也才會最終造福于所有國民。所以,與其不現實地推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不如腳踏實地地建立切實可行且能真正讓民眾受益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不斷擴大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覆蓋面,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財力的增加,逐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 (魏文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