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5月6日電 (傅開強 楊繼龍) 沒有標語,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也沒有夾道歡送的人群。6日上午8時,一輛輛軍車駛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與昨天來時一樣靜悄悄。
5日上午,濟南軍區某“鐵軍”師136名官兵經過兩天兩夜、行程1300多公里,為軍區援建的擂鼓“八一”中學送來了3000多件學習和生活配套用品。今天,他們即將離開時,許多圍觀的群眾忍不住嗔怪起來:“大老遠的為我們運來這么多東西,來之前不打一個招呼,走之前也不讓我們盡一下地主之誼,你們為災區做了這么大貢獻,該讓我們如何報答啊?”
去年抗震救災期間,這支聞名遐邇的“鐵軍”部隊官兵的風采早已深深地留在了四川人民的心間。
“子弟兵為人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是應該的,不能圖回報,更不能因為是抗震功臣回來邀功啊!”看著風塵仆仆即將離去的“鐵軍”官兵們,聞訊趕來相送的鄉親們攔在路口不愿離去,帶隊的副師長韓冰連忙走下指揮車勸說。
事實上,北川縣委、縣政府和民眾對“鐵軍”的這次“悄悄行動”早有所聞:“五一”后將有一批學生學習生活用品從千里之外的河南洛陽啟運,負責執行此項任務的部隊正是赫赫有名的“鐵軍”師,且有20名官兵來自“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所在的連隊。為了表達對子弟兵的厚愛,當地政府專門召開會議,準備組織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計劃沿街插彩旗、掛標語,安排擂鼓中學全校師生夾道歡迎,組織羌族同胞跳民族舞蹈,請上級有關領導出面為他們接風洗塵……
當地方政府和民眾隆重接待“鐵軍”師的意見送到濟南軍區援建工程指揮部后,指揮長谷興利婉言謝絕了他們的盛情厚意,并轉達了軍區提出的“三個不能”的要求,即:一不能影響學生讀書,二不能打擾當地群眾,三不能耽誤現場施工。
5日上午10時,“鐵軍”師的35輛軍車提前兩個小時到達擂鼓鎮集結地域,該師韓副師長考慮到施工現場緊張的作業,當即決定,待晚飯后工人空閑時再卸車。官兵們剛下車,幾位羌族大媽就端著香噴噴的北川綠茶來敬獻大家。出于禮貌,官兵們拿出隨身攜帶的牙缸,每人盛了一小缸解渴。午飯后,鄉親們見官兵們一個個爬進悶熱的車棚內休息,又競相騰出板房,搬出自家的電風扇,可是再一次被官兵們婉言謝絕了。
紅軍后代、四川省著名畫家吳穎女士聽說“鐵軍”官兵來到北川災區后,專程從成都趕到擂鼓鎮為“鐵軍”官兵寫生。她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無不感慨地說:“‘鐵軍’官兵今天的風采,讓我找到了父輩昨日的影子,他們來去雖然靜悄悄的,但是他們的形象在民眾心中更加高大了。”
許多羌族老人說,多年前紅軍長征經過北川時也是這樣,他們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從不為老百姓找麻煩,走了一路留下一路的美名。(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