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一個晴朗的上午,海南日報記者如約找到了儋州市雅星鎮那個叫富克的地方。在周圍村莊和農田的包圍中,一個不很起眼的小院子,大門緊閉著,也沒有掛什么牌子。
通完電話,身材魁梧的宛振福站長打開大門,把記者領到這座花園式的小院子里。走上一棟兩層小樓的樓頂,宛站長指著圍墻外約200米處的兩間小房子說:火箭就在那附近發射的,那兩處房子,一處是火箭的總裝車間,一處是控制指揮地堡。
中國低緯度區首次
火箭探空試驗成功
翻開《中國航天事業大事記》,里面有這樣的記載:1988年12月25日,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了一枚“織女一號”火箭。至此,中國低緯度區第一次火箭探空試驗圓滿結束。
還有另一條:1991年1月22日下午6點23分,中國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緯度探空火箭———“織女三號”,在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發射場發射試驗成功。
關于“織女一號”和“織女三號”火箭,媒體沒有更詳盡的報道。只是有文章說,這兩次發射試驗,把“中國氣象盲區”的帽子丟給了歷史。網上的文字也不多:1988年12月5日,中國第一座用于科學研究的探空火箭發射場在海南島西海岸建成。同年12月25日,成功發射了火箭。該發射場是世界上少數幾個靠近赤道的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其建成對中國發展空間科學和航天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盡管沒有更多更詳盡的文字,但對于這兩次發射的意義卻不容質疑:首先,這是國內第一個用于科學研究的探空火箭發射場,第二,這是國內最低緯度的探空火箭發射試驗。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15公里以下的高空為氣象探測范圍,200公里以上高空,有衛星探測。唯獨20到200公里的高度,沒有常規手段可以探測。所以說,探空火箭是直接測量這一區間高空環境參數的唯一手段。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發射場的建設,和“織女一號”、“織女三號”火箭的發射,在中國航天事業史上有著濃重的一筆。
“織女一號”首發曾失誤
宛振福站長是這兩次發射的親歷者,而且從當初的選址、建設到最后發射,宛振福都全程參與。
他說當初選擇地址,也費了不少工夫。原來定的是東方和儋州兩個地方,但東方的地址在海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更大。儋州這里基礎條件好些,加上人口密度也相對小,就選了這里。探空部1986年建成,后來進行的織女一號和二號的2次火箭發射試驗,每次都發射了2發火箭,用的是固體燃料發動機。當時的火箭是先運來零件,然后就地組裝。發射架是移動的,附近還設了兩臺車載移動雷達,采取遙測手段收集數據。雷達是自帶發電機的那種,火箭則落到大海沒有回收。
剛發射“織女一號”“因為沒有先例,是第一次試驗,所以很緊張。”宛振福說,“為準備發射,總共來了60多人,大家擁擠著住在辦公樓的三樓,條件簡陋而艱苦,連空調都沒有。”
發射時有海南省領導前來觀摩,著名科學家、國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大衍院士也來了。
宛振福還回憶道,當時他們與海口的辦事處聯絡也很費周折。由于沒有固定電話和先進的無線通訊,只能用微波對講機,借用儋州電視臺的差轉設備,在那里設了一個中繼站,每天早晨7點和晚上7點,各通一次話。
宛振福帶記者來到當時發射的地點,附近有農民在耕種。在農田的包圍中,225平方米的水泥臺已顯陳舊,整個發射場地范圍,則有6000多平方米。
“火箭升到高空以后,用肉眼還能看到嗎?”海南日報記者問。
“看不到的,因為火箭并不大,直徑大約30到40厘米,長度7米左右。”宛振福說。
“但我在采訪農民時,有人卻說,他們清楚看到火箭是以弧形軌跡落下來的。”
“那不可能,”宛振福說。但他突然好像想起什么,“對了,第一次的第一發火箭,發射比較失敗,原因是氣候潮濕,造成燃料濕潤,推力不夠。農民看到的,可能就是那一發。”他說由于當時條件還很艱苦,后來用電爐烘烤燃料,才避免了第一發的失誤。
那枚失敗的火箭落到幾公里外農民的田里,試驗人員找了2天才找到,并花200元從農民手里買了回來。
“再后來進行的發射,就非常成功。”宛振福說。
雅星村民近觀火箭發射
當時的富克鎮,如今已合并為雅星鎮一個村委會,昔日熱鬧的街道,現在多少顯得有些蕭條。在街道一角,村民符光開了一家小商店,小商店背后50米處,就是探空部的地盤了。
符光說以前探空部有一位老同志跟村民很熟,常帶他們進去用望遠鏡看星星。這些年那老同志退休了,他們就去得少了。
但說起那次發射,符光一下來了興致,滔滔不絕講起當時的情景。
“我當時22歲,與村里群眾一樣,都提前接到鎮里和村干部通知,不要到地里干活,說是有危險。”符光說,大家光聽說是要發射火箭,但火箭是什么東西?干什么用的?有多大?群眾并不知道。
等看到陸續來了很多車,聽說還來了大領導和科學家,看到忙碌的干部和來來往往的警察,群眾在這神秘的氛圍里,更把村民的好奇心提到嗓子眼兒。
發射那天,符光和一些年輕人一道,順著警察圍起的警戒線走了很遠,才找到一個離火箭發射點最近的地方,開始在那里一邊聊天一邊等。
“我看得很清楚,火箭是白色的,架在綠色的發射架上,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大,但很漂亮。”符光說,他們距離火箭只有100多米遠,由于是冬天,甘蔗都砍了,所以視線也開闊。
看到那些人忙碌了很長時間,群眾沒有感到發射的預兆,就突然聽到很大的響聲,那東西“噌”地就飛上了天。發射地點留下很多煙霧,火箭開始時很快,到了空中,速度就慢下來,像一把古代的劍,越來越小。
“原來發射火箭就是這樣啊!很過癮,像放了一發超級的沖天炮。”“那么高,真是不可思議!”符光他們議論著,有人說火箭后來落到大海里。
過了不久,又進行了發射。村民照樣去看,但已不像第一次那樣激動了。(作者: 孫樂明 特約記者 郭樹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