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疆哨卡到南沙島礁,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邊陲,以及其他教育手段難以到達、其他教育形式難以組織的邊海防分散部隊,有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在那里落戶生根。這就是世紀之初由總部和教育部聯合啟動的士官遠程教育“八一工程”,中央電大八一學院也同時掛牌。
“工程”實施近10年來,全軍已在軍、師、旅、團建立教學站點600余個,參加各類學習的士官學員達10萬余人,已先后有3萬余名士官學員獲得教育部電子注冊的中央電大學歷證書和國家勞動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初步形成了以士官教育為培訓主體、具有鮮明部隊特色的現代遠程教育體系,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兩道彩虹” 飛進軍營
“26個英文字母都寫不全,這樣的文化素質何談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1999年,在全軍士官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一位總部首長強調:在實行新的士官制度改革同時,必須下大氣力提高士官隊伍的科技文化素質。隨著這一制度的改革,作為現代化武器裝備的主要操作者和一線管理者,士官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然而當時的數十萬士官,一半以上沒有經過院校系統培訓;20余萬中高級士官中,有大專以上文憑的不到一半。新的編制體制確定后,士官數量要達到士兵的4成以上,但現有的士官學校僅能完成10%的培訓任務。
“迎接新軍事變革的挑戰關鍵在人才。”“推進我軍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最根本、最緊要的是在提高官兵綜合素質上狠下功夫。”
形勢所迫,職能所系。
士官制度改革的同一年,國家教育部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現代遠程教育作為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廣播、電視、文字、音像等多種媒體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被列入其中。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資源共享,易于普及。
總參謀部有關部門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協商國家教育部開展士官遠程教育,兩家主管單位一拍即合。同年,組建中央電大八一學院。2000年9月,士官遠程教育首期開學典禮在北京軍區衛戍區某部隆重舉行,總部和國家教育部的領導到會祝賀,標志著我軍利用多種手段開展士官遠程教育的“八一工程”正式啟動。
士官遠程教育承繼了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發展。其基本教育模式是:將專家名師的授課內容制作成視頻課件和IP課件光盤,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發射至衛星頻道,教學站點利用專用教學設備接收后組織教學。學員也可根據部隊的工作實際和自己的學習進度,在部隊的網絡教室或局域網上隨時點擊,實現“自助餐式”學習。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則可通過全軍綜合信息網上的八一學院網站向老師提問,從而實現了一個循環的教學閉合回路。由于衛星信號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非常適應部隊駐地艱苦、分散的特點。衛星頻道上教學,軍事網站上提問,因此被廣大士官形象地稱之為“飛進軍營的兩道彩虹”。
機制靈活 相得益彰
一個教學站點的管理人員向記者介紹,“以前戰士請假外出學習,給部隊的安全管理帶來隱患,戰士自身的學習權益也得不到保障,還容易上當受騙,現在通過遠程教育實現了‘不出營門上大學’。”
不難看出,士官遠程教育之所以在短期內發展迅速,不僅僅是因為遠程教育手段的高技術化,更主要的是它順應了部隊改革發展的需要,適應了部隊管理的特點,滿足了士官在職學習的需求。
士官遠程教育完全由部隊建制單位組織教學活動,在軍師級單位建立教學中心,在旅團級單位建立教學輔導站,各站點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由主管領導任組長,機關有關業務部門組成辦公室,從而將士官學習和教學活動納入部隊教育訓練軌道,保證了學習時間。各教學站點都制定了嚴格的教學管理制度,對教員怎么教、學員怎么學、管理人員怎么管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規范。大部分單位每周利用兩個晚上和周末一個上午組織集中面授輔導,平時部隊管理人員將衛星電視上的教學資源放入局域網,士官學員利用部隊計算機網絡教室,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在網上留言,輔導站組織輔導教師分類解答,并發布到網上供學員查詢。集中輔導時,堅持課前課后清點人數。對于確因工作需要臨時外出的人員,由輔導站按照考勤登記及時補課;部隊野外駐訓時,管理人員就將課件刻成光盤,帶上播放設備,送到駐訓地點。
據八一學院領導介紹,學院除嚴格執行中央電大“統一教學計劃、統一課程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準”的“五統一”原則外,士官遠程教育還考慮部隊建設、士官學員完成本職工作以及離開部隊后就業的需要,所有專業學員都要必修《軍事高科技知識》、《部隊基層管理教育》和《軍事地理氣象知識》三門公共課,各專業還有部分具有部隊特色的自開課程,如《軍事法學》、《軍隊條令條例講解輔導》、《計算機軍事應用》、《軍事信息管理》等。
為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士官遠程教育建立了主講教師、責任教師和輔導教師三支教師隊伍相結合的“特種部隊”。提出了“請名師上星”的口號,除中央電大主講教師外,八一學院還聘請了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防化指揮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等軍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百余人擔任各門課程主講。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規范的管理方式、靈活的學習模式,以及優質的教學資源和可靠的師資隊伍,組成了士官遠程教育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
一舉多得 前景廣闊
“想想自己一個農家的子弟,能當上兵,還有希望取得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文憑,多么讓人欣慰啊!士官遠程教育給予我的真是太多了,無論我將來轉業到地方,還是繼續留部隊,有了這一切,我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廣大士官既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習的受益者。某汽車獨立營四級士官周柱文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事實上,不單是士官深有感受,部隊的各級領導對士官遠程教育帶來的變化也是贊不絕口:士官遠程教育開展后,營區內學習的氛圍濃了,節假日外出逛街的人少了,打牌、抽煙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讀書聲和計算機鍵盤的敲擊聲。不僅提高了士官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有利于加強部隊八小時以外的管理。
教育部的一位專家對記者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士官遠程教育實際上也是農村教育的延伸。”中國人口總數的80%在農村,中國軍人總數的60%以上來自農村。然而全軍三分之二以上的士官得不到學校的系統培訓。軍隊的士官大部分將面臨二次就業的嚴峻選擇。當兵前,他們家庭負擔重,生活比較困難,沒有機會學習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識。當兵期間,若能掌握一技之長,又有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復員回到家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這是多么大的一塊資源優勢啊!
為此,士官遠程教育在專業和課程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士官完成本職工作以及退役后就業的需要,實行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的教育方式。目前已開展包括物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系統操作等在內的12種職業資格培訓項目。同時,士官遠程教育還為士官學員建立了畢業學員人才庫,搭建了專門的就業服務網絡平臺“中國士官人才網”,在士官退役前對其進行二次培訓和包裝,并同國家及社會有關單位嫁接,向就業單位推薦士官人才,使士官的求職模式由“孤軍奮戰”轉變為“集中應聘”。(張雷賓 趙丹 記者 胡春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