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曾經在99’世博會期間發揮過作用的文明衛生監督崗將重現昆明街頭,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七大陋習”處以罰款。可是這一舉措并沒有如當年那樣轟轟烈烈,反而更像少部分人群的悄悄行動,執行效果不樂觀。昨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鄧衛東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目前衛生監督的艱難,以及所缺少的社會氛圍。那么衛生監督的行為該何去何從呢?又該如何讓更多市民參與到文明行為的行列中來呢?
嘉賓:
鄧衛東:昆明市城管局副局長
牛海波:市民
執行難
一周只罰到2000多元
“從4月1日開始處罰‘七大陋習’至今,一周的時間,我得到的回饋都是執法難。”這一點從各區統計來的罰款數額很容易窺見一斑:幾個區一周以來的罰款只有2000多元,其中五華區占了一大部分,有的區甚至根本沒有罰款。對此,鄧衛東說,雖然罰款不是目的,但從罰款量就很容易看出執法的難度。比如說官渡區在執行監督時,發現有一個女同志抱著小孩在人行道上大便,糾正她時,她說沒錢,也沒有工具清理,此時該怎么辦呢?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記者在處罰第一天跟隨采訪的時候,聽到最多的也是“難”字。
鄧衛東認為,通過嚴處重罰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習慣,對新昆明發展是十分必要的。“雖然難,但還是要堅決嚴格執法。”
成共識
一定時間內必須處罰
“在處罰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說沒帶錢,或者掙脫逃跑,實際上大家都錯了,罰款并非我們的目的,而只是喚醒大家來遵循文明、相互制約不文明行為的手段。”鄧衛東把處罰監督機制比喻為引導廣大市民建設文明昆明的引擎。他表示,在建設市民文明的時候,城管部門更看重的是市民的參與。
對此,市民牛海波的態度非常明確:“在一定時間內,處罰是非常有必要的。”長治市曾在創衛期間通過更嚴格處罰幫助市民改掉陋習,比如讓對方穿上黃馬褂在街上打掃衛生,還要在電視上曝光。這一做法被很多市民排斥,但是不得不承認,確實效果不錯。他認為昆明市民在文明習慣方面確實不是很好,確實需要一些手段來制約,不過處罰絕對不是長策。
新舉措
建平臺曝光不文明市民
到目前為止,提倡文明行為或者昆明創衛在昆明市范圍內關注的人還不多,還有很多人覺得這些東西與自己無關。“我沒怎么關注這件事情,感覺與我也沒有多少關系。”牛海波直言。
對此,鄧衛東表示,糾正市民的不文明行為是一項長期工作,現在才剛剛開始,現在已經在研究考慮以政府為主導的更大力的宣傳,同時可能啟動一些有獎舉報機制,呼吁市民真實記錄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并進行曝光,以此來發動市民相互監督,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對文明的關注中來。也就是說,城管下一步要建立一個曝光平臺,將有不文明行為的市民記錄在案,屢教不改的定期曝光,同時根據檔案分析不文明行為的主流群體是哪些。“這一機制雖然難度很大,但一定要做!”
記者觀察
兩項陋習管理是空白
對于“七大陋習”的處罰,創衛部門主要交給城管部門和交警部門來執行,除跨越隔離欄一項由交警部門管理外,其余6項都交給了城管部門。但是從4月1日起,記者觀察發現,跨越隔離欄和乘坐公交車搶上搶下這兩項仍沒人管理。
昨日,記者在采訪中再次提及這一問題,鄧衛東認為:糾正不文明行為,不只是城管和交警兩個部門的事。鄧衛東說,雖然糾正市民“七大陋習”中的有5項本來就是城管的職責,但是公交搶上搶下一項卻不是。他希望可以能有更多部門加入到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中來,而不是僅靠幾個部門管理。不過,據了解,目前交警部門也還沒有開始對跨越隔離欄進行處罰,創衛部門和交警之間在銜接方面似乎出現了問題。(記者 陳潔)(春城晚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