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北京是一場緣分
他們來自藏區(qū),并最終成為了藏傳佛教圣地——西黃寺歷史的一部分。當“北京”變成他們此生的宿命時,故鄉(xiāng)的輪廓也越來越清晰
本刊記者/羅雪揮
“車越來越多了,人越來越多了。原先北京的路只有一個環(huán),現(xiàn)在有六個環(huán)。”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副院長、68歲的那倉·向巴昂翁活佛感嘆北京的變化。
這已經(jīng)是他在北京生活的第22個年頭了。他還記得自己剛到西黃寺上學時的情景,周圍沒有路燈,沒有商店,那個時候還沒有開辟出中軸路。而如今,偏僻的西黃寺已經(jīng)四通八達,并被繁華的商圈包裹,就在佛學院大門的斜對面,不到50米的距離,便是一個偌大的肯德基餐廳。
一墻之隔,西黃寺仍然獨守著一方清凈。這里如今是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所在地。西黃寺曾被稱作是“達賴廟”,是清政府特別為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進京而修建的皇家寺院,作為其在北京的行宮。1652年的藏歷水蛇年,五世達賴喇嘛在西黃寺內(nèi)度過了一個吉祥如意的藏歷新年。一夜之間,西黃寺成為了藏傳佛教信徒膜拜的福地,并成為了聯(lián)系中原及蒙藏的政治中樞,在整個清朝帝國期間,都承擔著接待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及其貢使的任務。
“人心的萬里長城”
2009年的藏歷新年前夕,記者來到西黃寺。昔日鼎盛的西黃寺已經(jīng)不復舊景,這里曾經(jīng)做過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的軍營,也曾堆放過國民黨軍隊的軍火。歷經(jīng)兵荒馬亂,新中國成立后,西黃寺只剩下保存較為完好的清凈化城塔院。“文革”中,西黃寺再次遭劫,成為批斗甚至武斗的戰(zhàn)場。西黃寺塔院的廟房則作為中央民族學院的休養(yǎng)所,住進了該院的老師及家屬。1987年,十世班禪大師率隊駐進西黃寺籌建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時,中央民族學院的教職工才全部搬離該寺。學院如今占地約70畝,僅為當年皇家寺院興旺時期極少的一部分。
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皇家寺院遺留的氣勢仍然攝人。西黃寺目前尚未對外開放,臨街的大門一直緊閉著,只在西側開了一扇偏門。一腳踏進去,便是另外一個世界。一進一進的院落顯得很有氣度,深幽狹長。
十世班禪大師的影響無處不在。除了在大殿中供奉的照片,班禪院長辦公室在其圓寂后得以保留。1987年9月,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在西黃寺正式成立。十世班禪大師在成立大會上說:“今天在黨的宗教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在中央領導同志的極大關懷下,我們不但要有物的萬里長城,更重要的是要建筑一座人心的萬里長城。培養(yǎng)活佛,就是完成這一偉大任務的一個重要途徑。”
那倉活佛成為了第一批受益者。根據(jù)《歷世甘孜那倉活佛略傳》記載,1941年,那倉·向巴昂翁活佛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被認定為六世那倉活佛的的轉世靈童后,3歲時便舉行了坐床儀式,還是少年的那倉活佛,還特地前往拉薩學法。“文革”期間,那倉活佛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那倉活佛并不以此為痛,因為在修行的路上,順逆苦樂不過是人生取舍的考驗。那倉活佛告訴記者,自己至今心存感激,正是這段經(jīng)歷,讓他真正看到了人間的生活,平等地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
“文革”結束,那倉活佛的“反革命”帽子也被摘除,擔任了甘孜縣佛教協(xié)會第一屆會長,46歲時成為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第一屆“活佛班”學員,擔任并“活佛班”班長。經(jīng)過10年浩劫的耽擱,學員們年齡普遍偏大。班上年紀最大的活佛已經(jīng)60歲了。半年后,十世班禪大師第一個授予那倉活佛畢業(yè)證書,并挽留他在學校繼續(xù)工作。在十世班禪大師的親自提名下,那倉活佛被任命為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的副院長,主管教學工作。
來自西藏日喀則的普通僧人阿南是高級佛學院的教師。1987年起,來自藏區(qū)的眾多高僧大德被臨時聘請到西黃寺任教。西藏甘丹寺波米·強巴洛珠便是其中的一位。作為老師的隨從,阿南來到了西黃寺,他被分派到教務處工作,后來開始教授藏文語法,并擔任過“活佛班”的班主任。
閑置經(jīng)年的西黃寺重新興旺起來。如今,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新的教學樓正在籌建之中,而修復了的西黃寺塔院,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望在今年對外開放。這座昔日聞名遐邇的藏傳佛教圣地,將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到過春節(jié),佛學院都要向周邊單位打招呼,在西黃寺50米內(nèi)禁放鞭炮;而佛學院一批來自藏區(qū)的教職員工,也紛紛在北京扎根,變成了有編制、有戶口的“北京人”。
北京歡迎你
“我希望學員們能夠在北京多看一些,多受教育。” 在西黃寺盡頭的一幢藏式小樓內(nèi),主管教學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副院長,七世那倉活佛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訪問。他身材高大、挺拔,年近七十,卻無龍鐘之態(tài)。
那倉活佛說,學院幾乎每個周末都會組織學員外出參觀,有時是北京的名勝古跡,有時是去諸如首都鋼鐵公司、北京天文館、北京現(xiàn)代汽車廠等參觀,目的就是讓學員們?nèi)轿坏亓私獗本还苁潜本┑臍v史還是現(xiàn)代。
位于北京——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的教學設想更深遠。佛學專業(yè)的課程比例最重,但同時還開設了語文課和時事課,比如《西藏歷史與現(xiàn)狀》。所有的課程都是必修課,該佛學院教務處長郭莽倉活佛介紹,其中最受學員歡迎的還是漢文課。大家進步很快,“活佛班”的學員來自各個藏區(qū),使用著不同的藏語方言,有時藏語說不通,大家就會說一句漢語來解釋補充。離開北京的時候,不管來的時候漢語基礎好不好,幾乎所有的學員都能夠用普通話進行簡單交流了。而既然在北京生活,現(xiàn)代化的通訊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北京太大,為了聯(lián)系方便,活佛們幾乎人手一個手機。不過,郭莽倉活佛介紹,藏傳佛教體系對老師極為尊重,上課時會要求學員們關機。北京的信息化程度更高,為數(shù)不少的活佛添置了筆記本電腦,在學院里使用無線上網(wǎng)。學院設置了電視室,每天晚上7點到10點,頻道自由開放。郭莽倉活佛表示,學院還組織過學員到校外的電影院看電影,比如《大決戰(zhàn)》。
迄今為止,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學員630余名,其中包括活佛360多名。僅“活佛班”培養(yǎng)的西藏活佛就有48名。“活佛班”的學員們都相對較年輕,年齡大都在25歲到30歲之間。年輕的活佛們樂于嘗試新鮮事物,比如光顧門口的肯德基。那倉活佛對此很開通,他表示,學員們在請假外出期間,喜歡吃什么是他們的自由。他本人就勇敢地接受了時尚流行,上世紀90年代,他接見過臺灣藝人齊秦和王祖賢。如今,他玩電腦、上網(wǎng),而且酷愛拍攝照片,比如拍攝國家大劇院。
變化的北京,點點滴滴地將現(xiàn)代化的氣息吹到了古老肅穆的西黃寺。僧人阿南剛到北京時一個漢字不認識,一句漢話聽不懂。他曾堅持要回西藏。在北京的鋼筋水泥中,他甚至辨別不清方向。有一次,阿南晚上去坐地鐵2號線,從積水潭站出來,完全摸不著頭腦,結果走了相反的路。22年過去了,阿南融入了國際化的北京。2007年,作為有北京戶籍的正式教職員工,阿南在海淀體育館附近分得了一套兩居室,他幾乎不逛商場,但是會去中關村的家樂福超市,買些速凍的素餡餃子、面包一類。他也嘗試過肯德基,只是更加習慣酥油茶和糌粑。下班回到家里,除了新聞,阿南最喜歡看的是體育頻道,最愛的電視節(jié)目則是NBA籃球聯(lián)賽。
去年5月,阿南在京郊昌平的京都府駕校報了名,開始考駕照,只是總抽不出空。精通藏文,略通梵文,阿南漢語的聽說讀寫如今又已基本過關,他還學會了電腦,而且藏語輸入比漢語輸入更快。
為了學車方便,阿南特地穿了一身便服,大紅的羽絨服、燈芯絨的休閑褲、休閑鞋。看上去很時尚也更普通的阿南,老老實實地聽教練訓話。教練毫不客氣地批評他回輪不夠正。他很嚴肅地點頭。駕校練車的場地不算大,碰到相鄰的車同時上線倒車,阿南總是好脾氣地踩著剎車讓對方。教練對阿南的學習進度很滿意,“阿南師傅也沒少挨嚷,但他學得不錯,是人才!否則能從西藏到咱們北京來嗎?”
家鄉(xiāng)的太陽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西藏僧人阿南用一句漢文的俗語描述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與普通高校不同,因為許多學員來自交通不便的高寒地區(qū),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不放寒假,但暑假時間較長,幾乎每個藏族老師都會趁這段時間回家鄉(xiāng)。22年來,阿南每年夏天都回到日喀則的寺廟,他仍然受不了北京酷夏的炎熱。長期在內(nèi)地生活,還是對身體狀況有所影響。阿南告訴記者,回到高原,如果當天不注意休息,特別疲勞的情況下,身體就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的反應。他常常會帶一些新鮮的糌粑回來,有時也讓親朋從西藏郵寄。阿南打算退休以后回到家鄉(xiāng),而眼下,北京才是他的家。
“這些年給家鄉(xiāng)的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我在北京確實起了一點作用。感謝十世班禪大師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那倉活佛說。
那倉活佛想方設法為家鄉(xiāng)——四川甘孜縣牽線搭橋。在那倉活佛的努力下,北京人捐贈的物資源源不斷地被送往西部。甘孜的醫(yī)生、教師也被請到北京來學習取經(jīng)。那倉活佛還曾幫助10個甘孜孩子到北京西藏中學高中班讀書。第一個國慶長假,孩子們不好意思打擾那倉活佛,也不知道該去哪里,結果活佛主動把孩子們接到自己家里。以后,一到假期孩子們就住到了活佛家,因為孩子們大都來自貧困家庭,回一趟家花費太大,而那倉活佛給孩子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住處,而是親自教導,以身作則。他自己生活節(jié)儉。有一次,一個叫覺安拉姆的孩子和那倉活佛一起吃飯,不小心將一塊土豆掉在了地上,她當時沒在意,但是那倉活佛一點也沒有責備她,而是從地上撿起那塊土豆,很自然地把它吃掉了。覺安拉姆永遠地記住了那塊土豆。這些甘孜孩子中,大部分后來考上了大學,畢業(yè)后回到了家鄉(xiāng)。
近年,藏傳佛教在內(nèi)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北京街頭經(jīng)常可見穿著僧服的藏族僧人,一些文化界人士也自稱是藏傳佛教信徒。
對家鄉(xiāng)人盡心盡力的那倉活佛,還有更大的責任要承擔。如今,身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那倉活佛,正在為“兩會”提案做準備,他此次的提案聚焦在發(fā)展公民道德教育。那倉活佛認為,從小學到大學,都應該加強道德教育,不能像有些人一樣,光賺錢什么都不顧了。針對北京地區(qū)藏傳佛教的信徒越來越多、而且層次越來越高的狀況,那倉活佛仍然很冷靜。他認為,真正潛心修行的人還是比較少,大部分人信仰的目的還是為了升官發(fā)財、家庭和睦或者長壽健康。
西黃寺的修行者們依然恪守著規(guī)矩和傳統(tǒng)。即使在自己家里,西藏僧人阿南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供水、供佛燈、燒香、磕頭、誦經(jīng)。早上6點多,阿南就出發(fā)了,那個時候坐公交車到單位最清靜,一路上,阿南心里依然默誦著經(jīng)文。他并不為自己在大城市生活而有驕矜之心,亦或從高原到城市,會有太大的落差,那只是一場緣分,“可能與我修行有關,我不覺得此地和彼地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在從昌平南口鎮(zhèn)返回北京城區(qū)德勝門的班車上,阿南始終端坐,思路清晰,從容自在。
而即使在外出開會期間,那倉活佛都會在床頭柜上放著一個小碗,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碗中添水,然后將一尊小巧精致的佛像放入其中,高舉敬拜,即“水佛”。晚上臨睡前,活佛則會盤腿坐在床上,溫習他日日必誦的經(jīng)書。 ★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