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事件峰回路轉。19日,云南省委宣傳部發布公告稱,將會同相關部門組成調查委員會,于2月20日上午前往昆明市晉寧縣具體事發地,對“躲貓貓”輿論事件真相進行調查。并面向社會征集網民和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為調查委員會成員參與調查。
網絡民意引發官方重視甚至最終開花結果的事例已不罕見,比如此前不久的江西新余“公款出國旅游”事件被查處,以及南京江寧房產局長周久耕因被曝抽天價煙而丟官。在上述事件中,網絡民意都起到了點燃導火索的作用,但網友都毫無例外地被排除在體制運作之外。比之“俯臥撐”等熱詞流行之后,當事官方唯恐避之不急的窘態,云南省委宣傳部直面“丑聞”,并邀請網友共同參與調查過程,的確讓人意外,同時也令人贊賞。
根據已知信息,“躲貓貓”輿論事件的脈絡并不復雜。1月29日,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北城鎮24歲青年李喬明到鄰縣盜伐林木,被當地森林警方刑拘并關押在昆明市晉寧縣看守所。11天后李喬明因重傷入院,2月13日被醫院宣告“因重度顱腦損傷”不治身亡。關于李喬明受傷致死原因,警方稱是其與獄友玩“躲貓貓”游戲時,遭到獄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墻壁而造成的。南方方言“躲貓貓”在普通話里就是“捉迷藏”的意思,這一死因不僅死者家屬無法接受,而且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或稱贊警方有幽默感,或勸告世人“躲貓貓”有風險,種種搞怪不一而足。
網友的挖苦所要表達的,無非是對警方調查結論的不信任。真相到底在哪里?說實話網絡沒有給出真相的能力。在更多時候,網絡的力量表現在,它能夠作為一種不受常規拘束的監督而存在。它提出問題,卻無法完美地回答問題。所謂人肉搜索的結果,也不是作為答案亮相,而更多地以線索的面目出現。虛擬網絡與現實社會之間,需要一個良性的互動與對接。從某種程度上看,云南省委宣傳部邀網友共尋真相的做法之所以受到稱贊,正是因為它呼應了這樣一個趨勢。這種互動與對接的內涵,不僅是職能部門接過網絡提供的線索,而且應該是將調查和處置對網友和公眾全程公開。
在不吝嗇贊賞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無保留地說出疑慮。云南省委宣傳部的公告相當清楚,他們所要調查的是一起“輿論事件”的真相。按照對詞義的理解,應當是指“躲貓貓”一詞出現、流傳乃至火爆網絡的過程。不能不說,這可能并非網友們所尋找的真相。因為,很簡單,網友們大聲地傳播“躲貓貓”,所要知道的是李喬明之死的案件真相。宣傳部門并非司法機關,并無權限去調查一樁受傷致死案件的來龍去脈。如果僅僅是將網友帶到現場,再請來相關部門講一遍“躲貓貓”致死的傳奇故事,那么這樣的調查盡管博取了好名聲,但離“真相”兩個字還有太遠的距離。
但愿,這只是一個杞憂而已。依據常識,看守所發生的致死事件,理應有檢察機關及時介入。而且,如果無法保證調查的公平公正,應當啟動司法權的異地管轄。在司法問題上,沒有得到法律授權的組織和個人均不能充當調查者或裁判者,網友自然也不例外。網友的急切愿望不過是要求職能機關公正介入,并保證過程和結果的公開透明。所謂網友參與調查只能是公開透明的體現,而不意味著網友成了真正的法官。網友只是公眾的另一種虛擬身份,對網友的坦誠相見應當置換為對所有公眾的常態化的恭敬無欺。若這種恭敬無欺的狀態能夠存在,那么“躲貓貓”也就不可能流行起來。(周東飛)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