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 加強技能培訓是當務之急
“失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技能。”劉龍山認為,受金融海嘯影響,有些企業用工需求減少,這更多是一種結構性需求不對稱,其實很多地方不是不要農民工,而是需要具備一定職業技能的農民工。記者大量采訪得知,目前珠三角企業正紛紛轉型,迫切需要有“一技之長”的產業工人。而清遠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這類人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如何提高農民工的競爭力?劉龍山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應該加強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其實早在金融海嘯影響中國之前,去年5月份,廣東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雙轉移的戰略決策,其中一項重要配套政策就是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如免費為45歲以下、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意愿的本省農村勞動力提供一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每年免費對100萬名在崗農民工進行技能等級提升培訓等。
據統計,2008年按照省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要求,清遠12家培訓機構通過合格認定,開設電子電工、計算機技術、機床加工等20多個工種的培訓,完成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3.6萬人,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的38%。
清遠市高級技工學校常務副校長張玉蘭告訴記者,越是遇到金融海嘯,農民工就越了解到培訓的重要性。由于農民工參加培訓積極性很高,僅春節期間,就有1000多名農民工到市高級技工學校接受培訓。“我們做的是訂單式培養,不但負責培訓,還負責包找工作,最早的一批50人初八已經去外地上班了。”張玉蘭告訴記者,雖然培訓還沒完成,但是有的對口企業等不及,剩下的培訓工作將在工廠完成。
鼓勵農村青年家門口就業
清遠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李建瓊表示,近年來,清遠經濟發展迅猛,一些珠三角的企業轉移到清遠,現在也有一些如湖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來清遠協商務工事宜。劉龍山也表示,針對清遠發展現狀,可鼓勵本地農民洗腳上田,實現家門口就業。
房一妹是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大埂村人,家有1畝多地,靠種地收入一年僅2000元,生活無法改善。經人介紹,2007年1月房一妹進入繅絲廠上班。
房一妹很喜歡現在洗腳上田的日子,不加班的話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有1200元左右的收入。“這收入比以前要翻幾番了。”她說,農村人要靠勤勞養家,一份辛勞一份收獲,現在她除了能打工掙錢還能兼顧家里的農活,一舉兩得。
針對有些失業農村青年無所事事的情況,劉龍山和張玉蘭均表示,應該加強引導,可多做思想工作,也要鼓勵他們家門口就業,讓他們有事可做。農村青年是建設農村的重要力量,如果單靠種田,很難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最近的中央一號文件也特別將農民工就業和農民增收作為今年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關人士建議,對失業農村青年除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外,還要特別引導,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加強心理溝通,讓他們有成就感和歸屬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劉龍山表示,做好農村失業青年再就業工作,一可滿足企業用工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二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可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實措 500場招聘會恭候農民工
除了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外,清遠有關部門還及時掌握農民工失業情況,廣泛收集崗位信息,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推薦就業服務,開展就業援助。
根據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最新安排,今年全省計劃免費舉辦農民工專場招聘會10000場,服務技能型農民工就業500萬人次以上,促進失業農民工盡快轉崗就業。其中,清遠將采取縣鄉鎮三級聯動的方式,舉行500場農民工專場招聘會和20場農民工網絡招聘會。
1月12日,清遠市制定了2009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實施方案,其中針對農民工和農村富余勞動力特別制定了春風行動系列活動方案。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對新失去工作崗位仍留在城市的農民工和準備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提供免費的就業服務,讓有培訓意愿的農民工參加享受政策補貼的職業培訓,并開展“春風送崗位”活動,計劃從今年2月第3周開始,組織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有關社會團體的基層組織、服務機構,集中幫助一批進城務工婦女、青年等各類農民工實現轉移就業。
據李建瓊介紹,今年該中心將繼續每周五舉行招聘會,已經有不少企業找上門來要人。據介紹,2月份在市勞動力中心市場舉辦的農民工專場招聘會將連續舉辦3場(2月6日、10日和13日),將會有135家企業進場,提供7500多個崗位,涉及到餐飲、電子、服裝、機械、貿易等行業。
-記者手記
失業農民工亟待心理疏導
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介紹,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全國共有2500萬農民工就業面臨很大壓力。這些面臨“失業”的農民工,將待在農村或漂在城市,給社會治安帶來巨大影響。
現實的巨大反差和環境的急速轉換,是農民工們無所適從的重要原因之一。農民工年紀大一點的回鄉之后,自己有土地,還能適應種地的農村生活。而那些“80后”甚至“90后”的農民工,一則沒有自己的土地,二則或許從學校一畢業就進了工廠,根本不知道農活是怎么回事,尤其是濡染了城市的風氣之后,觀念上覺得丟臉,就再也不愿拿起鋤頭去種地了。這些年輕的農民工,在為工作奔波勞累仍無果之后,慢慢地墮進無所事事、打牌賭博、偷雞摸狗的生活。
在心理咨詢和心理指導日益普及的今天,農民工們的心理指導卻常常被忽略。囿于自身的文化素質,農民工單靠自身難以走出“失業”的陰影和桎梏,由于缺乏引導,農民工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不斷見諸報端,而其誘因卻往往十分瑣碎。如果能對農民工、尤其是失業農民工及時進行心理干預,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多的惡果原本可以避免。
農民工尤其是失業農民工的心理疏導問題,亟待有關部門和機構早日重視和介入。(專題策劃:本報記者梁有華 專題統籌:本報記者衛學軍 專題撰寫:本報記者衛學軍 達海軍黃津焦瑩唐春梅)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