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去年年初冰雪災害發生時,如今在農業部相關方面已很難找到“有閑暇”回答記者提問的人。為指導地方抗旱保春耕這一最現實迫切的工作,農業部昨天再次派出11個督導組分赴重旱區。
一場歷史罕見旱情,牽動了舉國上下數億人的心。農業部新聞辦今天下午最新消息稱,截至2月4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主產區小麥受旱1.45億畝,其中嚴重受旱6171萬畝。7省旱區受旱麥田中已灌溉面積為7189萬畝,占受旱面積的49.6%;已追肥面積為3352萬畝,占受旱面積的23.1%。
此前,為加強對當前小麥抗旱工作的技術指導,切實依靠科技抗旱救災保豐收,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組織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和科技入戶專家,結合前期調研,緊急編印了分區域抗旱應急技術明白紙。截至2月3日晚,農業部10萬張科技服務明白紙全部送達旱區。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抗旱中顯作用
由于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大大促進了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和發展,而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這次抗旱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安徽省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面對嚴重旱情不等不靠,積極組織成員抗旱,還制定了非常具體實在的激勵措施和責任制。如渦陽縣昌盛麥豆專業合作社采取包點責任制,由社長負總責,成員包所在村,集中力量在氣溫超過3℃以上的中午前后進行成片澆灌。合作社采取激勵措施,對服務農戶的每臺抗旱機械每天補助5元,每澆1畝補貼2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澆灌麥田8萬畝,占種植總面積的40%。阜南縣柳溝鎮小麥專業合作社統一采購抗旱柴油,統一調配抗旱機械,組織成員互幫互助抗旱保苗,目前合作社已澆灌麥田2000畝,占種植面積的80%。
提高應急響應能力靠科技與管理
2006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水旱災害被列為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首位!秶曳姥纯购祽鳖A案》成為國務院首批發布的5個自然災害類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我國防汛抗旱實施四級響應機制。
有關專家認為,加強應急響應能力建設是實施應急管理的基本要求。上述預案在應對這些自然災害突發公共事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國防災減災體系在經受嚴峻考驗的同時,也暴露出應急響應能力不足等問題。而應急響應能力對科技與管理的進步提出了新要求。專家認為,這種要求體現在災前、災中和災后各環節:災前需要在風險預測評估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分級應急響應的標準,再科學制定相應的各級應急響應預案;災中需要進行災情的快速監測與評估,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災后要建立先進的核災手段并發展災害過程的模擬分析技術等。
資料顯示,全國不少地區抗旱災的能力還較低。在今年1月9日全國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我國防汛抗旱水平與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比仍存在許多“不適應”,今后要全方位地推進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建設,重點強化責任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洪水影響和干旱災害損失的評價機制,完善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健全信息報告和通報機制,強化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機制建設,加強社會動員機制建設。(本報記者 韓樂悟)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