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0年
人權保障“跑得更快”
2008年,走向未來30年的又一時間節(jié)點。這一年,中國的人權實踐有重大進展:
5月1日,走過1年多的實施準備期,《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實實在在邁進一大步。專家指出,信息公開仍存在“玻璃門”等現(xiàn)象,需要加大條例執(zhí)行力度。
11月4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10周年。截至2007年12月,全國共有村委會61.3萬個,基本做到由村民直接選舉產(chǎn)生。村民自治更好地保障了農(nóng)民權益。鑒于城市化進程加快,村民自治也面臨保障農(nóng)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民主權利等新問題。
10月,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城鄉(xiā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被列入2020年農(nóng)村改革發(fā)展基本目標任務……
對即將到來的又一個30年,李步云、徐顯明有著共同的期待和判斷:中國的人權事業(yè)定會“跑得更快”,中國的人權保障大有希望。
建議一:
修憲應“重構人權”,增加生存權、知情權等
徐顯明:近年來,中國的人權實踐發(fā)展十分迅速。未來修憲時,應重構我國的人權體系,至少將十七大報告中已出現(xiàn)的基本權利寫進去。
最成熟的是生存權。作為中國政府認可的“首要人權”,生存權在憲法的權利列舉中并未出現(xiàn)。十七大報告中已出現(xiàn)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發(fā)展權等,也應列入。如把生態(tài)文明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的話,還應增加環(huán)境權。
建議二:
研究批準《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李步云:目前,中國已參加了22項國際人權公約,包括《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等核心國際人權公約。中國政府于1998年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至今未正式生效。
該公約規(guī)定了公民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基本自由等內(nèi)容。建議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在做適當保留的條件之下,盡快批準該公約。批準它,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聲望,有利于促進我國人權的保障。
建議三:
“城市本位”需要改變
徐顯明:我們有的法律是“城市本位”,在這些法律中農(nóng)民有時不是法律關系主體,比如過去的社保制度、勞動制度等。
十七大報告要求建立城鄉(xiāng)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而2004年修憲時,僅規(guī)定“國家建立健全與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在立法時,應就城鄉(xiāng)一體的人權保障設計相應的新制度。
建議四:
加快成立國家人權機構
李步云、徐顯明:據(jù)了解,已有100余個國家建立了國家人權機構,致力于改善國際人權形象、促進國內(nèi)人權保障、開展人權對外交流合作、進行人權教育等。
我國現(xiàn)有國家機構沒有這4項職能。建議盡快建立國家人權機構。這將快速而持續(xù)地推動我國人權的進步。(吳 兢)
人權30年30事
1. 1978年11月,全國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2.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必須堅決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開辟人權保障新時期。
3. 1979年7月,五屆全國人大通過刑法、刑事訴訟法。
4. 1979年9月9日,中央發(fā)布《關于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提出取消黨委審批案件制度等。
5. 1980年8月26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律師暫行條例》。
6. 1981年1月1日,新婚姻法施行。
7. 1981年4月,中國當選聯(lián)合國人權委員會成員國。
8.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通過中國第四部憲法即現(xiàn)行憲法,公民基本權利的規(guī)定相比前幾部憲法更多。
9. 1984年5月31日,六屆全國人大通過《民族區(qū)域自治法》。
10. 1986年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通過《義務教育法》和《民法通則》。
11. 1988年3月15日,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成立。
12. 1989年10月和1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集會游行示威法》和《環(huán)境保護法》。
13. 1991年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發(fā)表《中國的人權狀況》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人權官方文件。
14. 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通過《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工會法》。
15. 1992年4月,中國政府首次派員前往柬埔寨參加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
16. 1993年3月,中國人權研究會成立,并于1998年7月獲準參加聯(lián)合國經(jīng)社理事會的有關事務。
17. 1994年7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勞動法》。
18. 1996年8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權”,首次將“人權”概念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文件。
20. 1997年10月,中國政府簽署《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2001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該公約。
21. 1998年10月,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22. 1999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
23. 2002年2月,中國第一份國際性人權雜志《人權》創(chuàng)刊。
24. 2003年8月,《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被廢止。
25.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進憲法。
26. 2005年,教育部第一部統(tǒng)編教材《人權法學》出版發(fā)行。此前,山東大學1997年設全國首個人權碩士點,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設首個人權博士點。
27. 2006年1月1日,《農(nóng)業(yè)稅條例》廢止。
28. 2007年,十七大報告設立了知情權、參與權等多種人權新形式。
29.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
30. 2008年11月,我國政府宣布將首次制定《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吳 兢整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