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與包產到戶、鄉鎮企業一起,被譽為中國農民的三大歷史性創造。28年前,廣西宜州市屏南鄉合寨村的85位農民,選舉產生了中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揭開了中國基層民主政治的全新一頁。
合寨村位于宜州市、忻城縣、柳江縣三市(縣)交界處的大石山區。1980年,和那時中國的大多數農村一樣,當地已開始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隨著分田到戶,原先生產隊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逐漸減弱,隊干部對日益嚴重的賭博、偷盜、亂砍濫伐集體山林等現象束手無策。
“大家都覺得應該有一個管事的機構組織搞好治安”,時任合寨大隊果作生產隊隊長的韋煥能說,“得有人牽頭去辦,經過討論決定選出一個組織,那時的大隊叫管委會,我們就把選出來的新的管理組織稱為‘村民委員會’”。
1980年1月25日,果作屯舉行民主選舉,沒有指定的候選人,每名代表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主任一名、副主任兩名、出納員一名、會計員一名。“那天有85人參加選舉,我得了全票,根據群眾意見讓我當主任。”于是,韋煥能就成了第一個村委會主任。
村委會產生了,怎么去管?當時很多人就意識到管理要“制度先行”。“嚴禁賭博;不準盜竊;不準在河流上游洗衣、洗頭梳發;經常沖碼頭保護清潔……”經過討論后,把這些規定明明白白寫出來,由每家每戶派出代表按手印后上墻公布實施,這就是最初的“村規民約”。手寫的公約只有3頁紙,卻因為率先實行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效果立竿見影。
就在同一年,整個合寨大隊各屯紛紛效仿,選舉成立村民委員會。這一做法隨后又逐步擴展到附近一些市縣。
“合寨現象”出現后,全國人大法制委員會、民政部等迅即派出工作組進行實地考察并給予充分肯定。1982年,“村委會”這一組織形式被寫進了修改后的憲法。
為了更了解群眾心聲,保障群眾的決策權,從1982年起,合寨村村民又選舉產生了“小人大”-“村民議事會”。議事會成員由村民代表推選出有威望的人擔任,村里重大事情必須通過議事會研究解決方案,經過村民會議通過后才提交村委會辦理。集體林場的收入如何分配、村里道路如何改造,都要“小人大”先討論。議事會每季度召開一次,遇特殊情況隨時召開,至今從未間斷。
1988年6月,中國農民的第一部基層自治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開始實施,村民自治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開來,合寨村的“村規民約”也不斷被修改完善。1990年,合寨村委會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結合村里的實際情況,在“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圍繞社會治安、村風民俗、計劃生育、財務管理等6個方面制定了更加規范的《合寨村村民自治章程》,成為村民遵循至今的“小憲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的監督權顯得越來越重要。1998年開始,合寨村成立了由12人組成的村級事務監事會和7人組成的集體經濟審計小組,對村民關注的敏感問題進行監督。除此之外,布滿村委會大院墻面的村務公開欄也讓村民心里有底。
村民蒙勝同告訴記者,村民習慣把村委會大院的墻稱為“明白墻”,“明白墻”更新很及時,大到國家的時事動態、方針政策,小到村委會的每一筆賬都會明明白白地寫在墻上,“村務公開做得好,老百姓也就放心了。”
28年來,合寨村相繼解決了用電用水、新建校舍、硬化道路、水渠維修、安裝閉路電視等與村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按照“村規民約”自治自理的影子無處不在。與之相應的是,1980年合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7.83元,2007年這一數字突破了3100元。
2008年,開創“村民自治”28年后,合寨村再次被列為廣西村級“兩委”換屆選舉試點,率先探索“兩委”換屆由以前的“兩推一選”變為“公推直選”。4月11日,合寨村舉行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全村3264名選民中共有3132人參加投票,投票率超過96%。
“合寨村是村民自治的開創者,我們還要努力做深化村民自治的開拓者。”合寨村現任村委會主任韋向生說。(記者夏琛琛 向志強)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