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杭州,沒有比地鐵湘湖站的坍塌事故更令人關注、讓人揪心。截至記者今天發稿時,杭州地鐵工地坍塌事故已確定的遇難人員上升到7人,仍有14人失蹤。現場仍在全力搜尋失蹤者。
此次事故的原因尚在調查之中,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出這樣疑問:這起事故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據相關專家介紹,地鐵站點的施工,一般是先在地面做一圈“導墻”,相當于整個地鐵站的一個輪廓,然后依照這圈“導墻”做圍護結構。目前,圍護結構有咬合樁、地下連續墻和工法樁3種施工法。在杭州已施工的地鐵站中,用得最多的是地下連續墻的做法,其中包括湘湖站。
在圍護結構做好后,就開始一邊挖土一邊做支撐,挖掘深度在22米~25米。而在地鐵站點的施工中,“最危險的就是支撐開挖階段,如果支撐不牢,‘應力效應’會使基坑周邊的土塌陷下來,如果遇上沙質土等土質較差的地方,就會引起基坑周邊地面的塌方。”
據介紹,此次發生塌陷事故的湘湖站,屬于錢塘江沖積平原和浦陽江流域的過渡地帶,亦即沙土和軟土的過渡地帶。在這里,地表表層30多米深度主要是軟土,由于軟土含水量高,強度低,壓縮性大,在地鐵施工過程中,基坑外圍的軟土,就會對四面連續墻或者基坑底部產生強大的擠壓力,一旦連續墻或基坑“擋不住”被沖破,便會發生塌方事故。
但不少人認為,如果因此把事故的發生完全歸結于地質原因,顯然并不客觀。在這樣復雜的地質環境和基礎條件下,相關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更應加強防范,并應具體到施工的每一個環節中。
記者了解到,就在此次事故發生前一個月,曾有人發現施工路段的路面出現裂縫,而且落差達到10厘米左右。一位施工人員說,當時他將這一情況向上面反映,可上免卻對他說:“你做你的事情,不要管那么多。”
采訪中,有不少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在發現地面下沉后,施工方盡管采取了灌裝混凝土填補的辦法,但效果并不好。
如果說事故的發生是一種偶然,那么其中也一定存在著必然。
42歲的葉志國是電焊工,浙江富陽人,是此次事故的幸存者之一,他在事發的施工路段做電焊工,主要負責銅片焊接。在蕭山第一人民醫院的病房里,葉志國告訴記者,自己是在坍塌事故前的40天左右被招為臨時工,只知道自己的工資是每天80元錢,到事故發生時,一共領到1200元錢。“自己是過來做臨時工的,不知道誰是承包商。”
來自安徽蒙城縣的曹松柏與孫全運是親家關系,事發當天,他們和另外10名工人一起,在離地面12米左右的工地下面干活,除了老曹的5名同鄉外,還有5名來自安徽蒙城的工友。這一天,是他們到地鐵湘湖站打工的第18天。
這些幸存的工人,大多從事扎鋼筋、木工、防水工、泥工等工作,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對記者說,自己只知道干活,從沒人給他們進行過安全培訓。
由于沒有經過培訓,在事故發生時,現場施工的工人大多驚慌失措。“有人嚇得四處躲;有的跑錯了方向,鋼柱一倒,人就不見了;有的被倒塌的鋼柱死死壓住,發出撕心裂肺的呼叫。”不止一位目擊者這樣說。
驚慌、恐懼,求生的欲望讓他們紛紛拔腿就跑,但兩側的墻壁與10多米深的基坑以及被毀壞的梯道,卻讓他們不知道如何逃生。
“當時聲音很大,鋼管石塊什么的都往下掉。”葉志國回憶,“我們下面一共有三四十個人,是分兩批從吊籃逃出來的。”他說,第一批坐上吊籃的一共有20多人,由于大家拼命地逃,在擁擠中有4人掉下吊籃。
“眼看著要升上來了,結果因為站立空間太小,又沒有欄桿之類的東西好抓,有人失足從高空摔了下去。”說到這里,趙師傅哭了起來,“這是第一次看到這么慘的場面,想幫忙卻怎么也使不上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掉下去,看著人在里面掙扎。”
“如果有人教我們一下就好了。”黃師傅是鋼筋工,當時,他剛平整地面澆好混凝土,準備到邊上扎鋼筋。事故發生后,黃師傅拼命跑到吊纜車邊。“這時,里面已擠進了十幾個人,自己只能站在邊上。吊車運行時,自己也差點兒被擠下去,幸虧一個好心人抓住了我的衣服。”
另外一名幸存的施工人員告訴記者,他認為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通道出口太少,二是掘進太深。
地鐵施工相關負責人也承認,事故發生之前,施工地點確實存在隱患。
那為什么不事先采取措施解除隱患?這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向上級部門匯報過,需要等待上級批示。
目前,檢察機關已經介入杭州地鐵坍塌事故的調查。今天下午,杭州市地鐵集團又召集參與地鐵在建工程的20家施工單位和15家監理單位的法人代表緊急開會,并重新簽定了安全生產責任狀。(董碧水)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