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七日電 題:中南海激活土地弈出三十年最大棋局
中新社記者 孫宇挺
自二00三年起,浙江寧波鄞州區桓村世代務農的小陳將土地轉包給人,成了當地一家大型民營企業的生產工人,工廠還為他上了“三險一金”(各類社會保險)。略有積蓄的小陳最近正準備離廠出去做點小買賣。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浙江農村農戶之間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已在私下流行。九十年代中期后,浙江農村開始出現經由行政力量推動的土地流轉試點。在本世紀初,土地流轉制度逐漸在浙江全面推開。
日前,中國官方媒體公布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由此,一張更大的中國民生社會藍圖正徐徐展開。
前不久,中國著名智囊人士鄭必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中國后發現代化的偉大事業,在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的根本走向,歸根到底仍將取決于把十三億到十五億中國人的貧困問題和發展問題解決好,首先是把大約八億到十億中國農民的貧困問題和發展問題解決好。
近些年來的兩會上,不止一位代表委員提出,農民問題是中國最大的民生問題。
可是,事實上,即使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變革性發展,新中國建立迄今依舊未能完全擺脫農業化社會的基本格局。
此次三中全會文件的出臺,或許將根本上改變中國城鄉二元的社會架構,乃至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生社會。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將為集約化的現代化農業經營創造條件,從而徹底解放原來被束縛在一畝三分地上的農民。以寧波市為例,如今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勞動力人口已經不到三成,今后預計將下降到一成半,而十五年前這個數字是五成。
這些被從土地“解放”出來的農民流向何處?有些農民將把土地流轉給大戶或社會企業后,繼續當他們的“工人”,大多數則徹底離開土地,在本地或者外出從事二三產業工作。浙江當地迅速發展成長的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為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各類保障也在不斷完善,這讓他們少了后顧之憂。
相對全國而言,“棋盤”變得更大,但是這種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的大趨勢已無法逆轉。
此時回過頭來看國家這些年來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中央的布局思路則清晰可現:農業稅的取消無疑去掉了農民離開土地最后的羈絆;新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為農民在參與二三產業時獲得平等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提供了法律保障;正在加緊醞釀的社保全國轉移接續方案以及農民工、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設計將讓社會保險覆蓋所有農民變得切實可行。
此次三中全會關于農村改革若干重大決定指出,中國已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決定同時指出,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使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由此,從農民變成居民的路線圖已然勾勒顯現。中國將最終消滅城鄉二元結構,最終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徹底解決中國最大的民生問題——農民問題。
當然,這個目標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中國現代化社會建設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相比較經濟建設為重點的前三十年改革開放,社會建設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中國課題。再次激活土地,能否借機進一步激活中國的民生棋局,還需要扎實的法制與政策支持。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