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在北京國際車展上,湖南大學首次向公眾展示了該校自主研制的四輪三軸月球車。據該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文桂林介紹,這款四輪月球車不僅具有六輪系統的基本行駛性能,并在轉向、爬坡、越障方面性能更優越。四輪菱形布置的最大特點就是,離開任意一個車輪,其余三個輪子都能形成穩定的三角形支撐結構。“四輪月球車還具有結構簡練、操縱靈活、高輕量化、低能耗等優勢。”文桂林說,“四輪三軸”的設計要比“六輪三軸”少兩個車輪、四個電機,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車身重量。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4月27日,在北京國際車展上,湖南大學首次向公眾展示了該校自主研制的四輪三軸月球車。據該校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文桂林介紹,這款四輪月球車不僅具有六輪系統的基本行駛性能,并在轉向、爬坡、越障方面性能更優越。四輪菱形布置的最大特點就是,離開任意一個車輪,其余三個輪子都能形成穩定的三角形支撐結構。“四輪月球車還具有結構簡練、操縱靈活、高輕量化、低能耗等優勢。”文桂林說,“四輪三軸”的設計要比“六輪三軸”少兩個車輪、四個電機,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車身重量。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今后長期而繁重的月球和深空探測任務,我們將依靠文昌發射場托起嫦娥飛天,實現中華民族奔月、載人登月和探測太陽系的夢想!”今天(4日)上午,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在文昌為普通群眾進行了名為“空間探測活動與中國的嫦娥工程”的演講。人類為何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探月?嫦娥工程下一步的任務是什么?歐陽自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歐陽自遠,1935年10月9日出生于貴陽,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曾負責我國地下核試驗選場與綜合效應研究,爆后驗證成功,是我國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近年來,從事中國月球與深空探測的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的制訂,具體設計我國首次月球探測科學目標與載荷配置及我國月球二、三期探測方案與科學目標,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
為何要花費巨大人力物力探月?
月球有人類發展最需要的能源
歐陽自遠說,開展深空探測的目標是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深空探測已成為21世紀科級發展競爭的主要焦點之一,也是航天科級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飛出地球、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
歐陽自遠說,目前地球上的資源和能源,總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地球人類的生存需要新的能源。而月球有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如月球表面豐富而穩定的太陽能利用。而在各類能源中,月球月壤中的氦-3,是一種非常好的核聚變燃料。歐陽自遠說,50年多年來,在地球上模擬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并把產生的驚人能量穩定地輸送到電站,一直是人類未能實現的夢想。初步估算,月壤中的氦-3資源總量可達100-500萬噸,將是人類社會長期、穩定、安全、清潔、廉價的可控核聚變能源原料。目前,一噸氦-3價格為40億美元,1克約32000元人民幣,因此探測月球的氦-3已經成為俄羅斯、美國和印度的主要目標之一。據核算,全球目前每年的能源需求總和,大約僅需100噸氦-3便能提供,而我國每年只需10噸左右氦-3。預計在50年后,氦-3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發電,將成為人類的主要能源,并能讓子孫后代使用成千上萬年。
月球的資源、能源與特殊環境的開發利用前景和軍事戰略地位,推動了眾多國家提出重返月球的規劃與計劃。誰先開發利用誰先獲益,因此中國不能袖手旁觀。
嫦娥工程下一步的任務是什么?
嫦娥二期計劃2013年發射月球車
人類的探月行動始于上世紀60年代,從1993年開始,歐陽自遠積極呼吁中國啟動探月工程,并進行了長達10年的科學論證。2000年11月,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明確提出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研究。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繞月探測一期工程立項,并正式命名為“嫦娥工程”。而從工程正式立項到2007年10月“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
我國月球探測一期工程(嫦娥一號),主要對月球進行全球性、整體性與綜合性的探測,對月球表面的地貌、地形、地質構造、環境與無力場進行首次探測,對有開發利用前景的月球能源與資源的分布與規律開展研究。二期工程將實現在月球表面的軟著陸探測和自動巡視勘察,目前計劃2013年,發射軟著陸器和月球車,2014年發射備份。
而嫦娥工程的第三階段(2013年—2020年),計劃發展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鉆研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在月面就位探測和分析取樣基礎上,采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面。同時對著陸地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飛行、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據,并深化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由于火箭發射設備體積龐大、運輸不便等原因,嫦娥工程三期發射點擬定在文昌。
歐陽自遠說,今后長期而繁重的月球和深空探測任務,我們將依靠文昌發射場托起嫦娥飛天,實現中華民族奔月、載人登月和探測太陽系的夢想。
“嫦娥之父”海師作報告
鼓勵學子投身宇宙探秘
本報海口11月4日訊(記者許欣)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今天下午在海南師范大學以《空間探測進展與中國的嫦娥工程》為題作科普報告,介紹了我國開展月球探測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未來的發展計劃等。“我們打造的是‘中華牌嫦娥’,走的是自主創新之路”,歐陽自遠院士以“前有阻擊,后有追兵”描述嫦娥工程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我們中國人要爭口氣啊!”他熱切希望海南的專家學者和青年學子,能夠投入到探索宇宙的奧秘和“嫦娥工程”的行列中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來源: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劉艷 曾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