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事端的鐵塔,在15名村民被拘留后終于架設起來。
調查:堵路源于征地糾紛
被征地村民
發現補償標準太低
針對采訪中聽到的各種傳聞和猜測,記者進行了多方考證和核實,發現了每種傳聞流傳的飛短流長和“事出有因”,讓記者對這起征地風波的細節性或延伸性真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村民為何要堅決阻止選礦廠施工呢?記者進一步調查后發現,花椒園村民跟選礦廠一直“過不去”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只為保護村社公路、安置受損房屋和修復水池溝渠,而是為保護他們視為“命根子”的土地。
據了解,花椒園村民世世代代居住在礦山上,以耕種山地為生,與山為伴,與林共存,過著貧困而平靜的生活。可是,2005年底開始,選礦廠在此大規模開采和冶煉鉛鋅、石英、鐵礦石后,逐漸打破了他們生活的平靜與格局。山體形成采空區,造成房屋開裂下陷、溝渠斷裂漏水等地質災害后,他們的房屋已成危房,在原來土地上耕種,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在當地政府責令下,從2006年下半年起,選礦廠陸續征用了花椒園村284畝土地,相關補償費為257萬多元……離選礦廠最近、受損最嚴重的花椒園14戶村民都得到了補償費和安置費,數目從12萬元到40余萬元不等。目前,他們已搬離曾經朝夕相伴的房屋和土地,遷到別處居住。
按理說,征地和搬遷安置事宜已是風平浪靜了,可是,到2007年初,被征地村民無意中發現了彝良縣政府于2003年5月21日頒布的《彝良縣建設征用土地補償和安置暫行辦法》、《彝良縣土地儲備出讓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彝良縣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管理暫行辦法》(彝政辦通[2003]44號,以下簡稱44號文件)后,村民們發現,該文件所說的土地征用補償標準遠遠高于自己的實際補償標準……
副縣長解釋
村民的理解有問題
在彝良縣委宣傳部的協調下,記者采訪了彝良縣分管工業經濟的副縣長楊家偉。9月24日下午一見面,楊副縣長就拿出引發爭議的這份44號文件說,這份文件因為與相關法律法規有所抵觸,早在2006年9月21日,就由彝良縣政府公開發文廢止。
石埡村與安樂村的征用土地補償標準為何是“天淵之別”?花椒園村民為何要一口咬定政府沒有按44號文件指定的土地補償標準施行?對于村民的這些疑問,楊副縣長笑著解釋說,除了該文件已被廢止外,主要原因是村民沒有認真閱讀和理解清楚這份文件,就斷章取義。換句話說,該文件已廢止不說,就算有效,也只針對上述集鎮規劃區,對花椒園、石埡村等村民小組不能適用。因為所屬規劃區范圍不同,因此他們的土地補償價也不同。”
對于村民反映的一些問題,彝良縣角奎鎮、洛澤河鎮政府及電石廠予以否認和反駁,都嚴肅地表示征地是嚴格依照相關法規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的,不存在上述村民單方面反映的問題。彝良縣政府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電石廠項目已通過云南省發改委審批,該項目用地規劃調整也得到省國土資源廳批準,不存在違法圈地和少立項多征地的情況。
公安局長表示
調集警力慎之又慎
對于村民以及外界的一些誤會,彝良縣公安局副局長潘毅顯得十分生氣:“這些村民簡直是惡意造謠誹謗。”他斬釘截鐵地表示,他們每處理一件群眾反映的問題和群體性事件,都是嚴格地依法執法,隨時要求民警文明執法、以人為本、依法辦案、柔性辦事,切實履行立警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在調集警力時也是慎之又慎,出動前都要層層上報申請,“公報私仇”、“濫用警力”等說法純屬毫無根據的主觀猜測。
“我們無辜地遭受了誹謗,一定要為自己討個公道!”在此,潘毅氣憤地提到了某某媒體于今年9月16日發表的一篇時評,該評論題為“濫用警力對待群眾豈能屢禁不止”。
對這篇“立場鮮明、言詞尖銳”的時評,潘毅說,這些毫無根據和不負責任的言語,給彝良縣公安局以及彝良縣縣委、縣政府造成了惡劣影響,嚴重損害了彝良縣的對外形象。
說到此處,潘毅動情地說,自己是彝良人,深知當地農民生活的艱辛。他決定,等這件事情處理完以后,他將以個人名義去和這些征地企業協商,爭取讓企業拿出資金,好好改善改善當地的生活環境。他認為,自己有這個義務去為當地老百姓多爭取一些利益。
村民透露
有上訪群眾獲“封口費”
記者調查得知,為了維權,石埡村村民四處上訪反映。讓人驚嘆的是,該村71歲的村民劉余富和另一名同齡老人(老人一再要求不要提其姓名,擔心以后被取消“工資”),甚至不遠萬里,自費結伴上訪,其中那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還3次進京上訪,前后花去了3萬多元差旅費和電話費。“我現在有‘工作’了,輕閑不說,還每月領工資呢!”據這位3次進京上訪的老人透露,今年8月,他從北京回來后,角奎鎮政府一次性給了5000元現金,以后每月都給他1000元,但前提是他必須不能再私自離開彝良縣去上訪,鎮政府還派人隨時盯梢他的一舉一動,提防他再次上訪。
針對這位老人關于鎮政府出錢“封口”的說法,角奎鎮政府一工作人員表示,鎮政府確實給過這位老人一點錢,但絕不是“封口費”,更沒有每月發“工資”。
村民聯想
“得罪”政府被“報復”
“據我們了解,選礦廠已按這個文件規定的補償標準,把補償款付給了鎮上和縣上,那么,這些我們應該得到的錢到哪里去了,被誰截留了?”村民們急忙找洛澤河鎮、彝良縣各級部門反映,要求按44號文件所規定的補償標準對他們進行補償。在上述要求沒有得到解決后,村民們將洛澤河鎮、彝良縣兩級政府訴至縣法院,這場“民告官”訴訟已在今年9月3日開庭審理,法院裁決結果沒有當庭宣判。
值得一提的是,剛好是在開庭審理后的第三天,不少村民尤其是被抓村民都不由自主地產生了這樣的聯想:“村民被抓與當地政府蓄意報復有關聯。”
村民反映
級別降低 面積縮水
9月23日,得知有記者前來采訪,彝良縣角奎鎮石埡村的田壩、河邊、河壩、馬杠、石板溝等小組村民,紛紛反映問題。記者經過綜合歸納發現,他們反映的問題與花椒園小組村民所反映的問題大同小異,除了認為土地補償標準過低,就是土地類別被降級,土地丈量方法有誤,測量面積“萎縮”,同一塊地方的墳地遷移補償價差“高得離譜”。
相鄰土地 差價懸殊
值得一提的是,石埡村村民疑惑地說,與他們村只有一河之隔的安樂村也在征地和進行修建變電站等項目開發,可是,這個村每畝水田的征用土地補償標準高達4.8萬元以上,而他們村與之產量相差無幾的高產水田,每畝最高補償價才有1.8萬元。村民余女士說:“兩個村相隔這么近,產量也差不多,土地補償價卻如此懸殊,實在讓人弄不明白。”
先按手印 再看協議
另外,花椒園村民還認為,2006年11月起,洛澤河鎮鎮政府采用欺詐、恐嚇等手段征地,與他們簽訂征地協議時,只讓他們在其擬訂的單方格式性《協議》(共兩頁)的尾頁上簽字按手印,不讓村民看協議內容,直到簽字并領到《協議》后仔細閱讀,發現《協議》中提到的44號文件這一補償和安置參照標準,找相關政府部門咨詢,才覺得自己上了當,根據44號文件,鎮政府實際給他們的土地補償標準大大降低了。
欺上瞞下 圈占農田
同時,石埡村部分村民還認為,角奎鎮鎮政府為高污染、高能耗的天力公司電石廠圈地大開“綠燈”,因為根據云南省國土資源廳于2006年12月,頒布的云國土資規劃(2006)221號文件批復,電石廠上報項目屬于“煤化工”,該批復文件原則同意按項目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局部調整方案對項目規劃實施影響評估報告工作,同時按照項目用地情況嚴格控制調整規模,項目若涉及基本農田時必須避讓或重新選址。可是,電石廠無視這一規定,隨意圈占農田。 (記者 蘇忠 申時勛 攝影報道)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