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的根本歷史經驗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
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這30年,我國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在這個偉大歷史進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開拓進取,創造和積累了多方面的寶貴經驗。黨的十七大報告概括的“十個結合”,是這些經驗的完整綜合和總結。而所有這些經驗,從根本上說,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解放思想,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解放生產力,是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中心任務。正因為我們黨一以貫之、旗幟鮮明地堅持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才推動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新時期,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進步。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開宗明義,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概括:“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在同一篇談話中,他還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引人注目地放到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極重要概括的起首地位。這真可謂是一語中的、一言興邦!
圍繞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來聚焦思考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根本歷史經驗,來深化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認識和理解——這就是本文的主旨。
二
讓我們先從改革開放30年引發的歷史巨變說起吧。
30年歷史巨變,當然可以從多方面,用多視角來觀察。而其中最突出的一條,或者說最使十幾億中國人受惠的一條,就是中國在新時期,從根本上改變了封閉僵化的頹勢和萬馬齊喑的沉悶,真正充滿希望地活躍起來了。
鄧小平同志在1987年5月這樣說過:“‘文化大革命’期間,那時‘四人幫’當權橫行,人民心情沉悶,甚至可以說是在憂慮之中,整個社會處于停滯狀態。‘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還有兩年徘徊。中國真正活躍起來,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還是在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鄧小平同志在這里,從總結歷史教訓的高度,把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和之后黨和國家的狀況、人民群眾精神面貌的狀況,作了尖銳鮮明的對照,而把問題集中到究竟是要“沉悶停滯”,還是要“中國真正活躍起來,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的事情”。
這樣具有思想穿透力的體察和眼光,實在發人深省!
實際上,從新時期一開始,到21世紀頭8年,中國共產黨30年貫串始終、最為重視的就是這個“活躍起來”的問題,就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之有無活力的問題,就是人民群眾精神狀態是沉悶還是活躍的問題!
事情就是這樣。到今天,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活力,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現象。
請看吧,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一個社會主義的后發現代化國家,在改革開放推動下,實現了世界近代以來大國發展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持續30年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的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24.66多萬億元。經濟總量由世界第10位,躍升到世界第4位。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農產品和工業產品產量,居于世界首位。數以億計的長期束縛在有限土地上的農村勞動人口,總體有序地轉入非農產業。數以百萬計的擺脫了指令性計劃束縛并擁有自主權的工商企業,蓬勃發展和活躍起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長到13700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長到4100多元。兩億幾千萬人擺脫絕對貧困,全社會總體進入小康。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0億美元提高到217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3大貿易國,外匯儲備也高居世界首位,并從而對世界經濟發生愈益強勁的“引擎”作用。還有累計120萬人的出國留學生,每年三四千萬人次的出國旅游大軍,數以億計的網民、手機用戶和居于世界前列的報業市場。再加上中國社會本身和諧發展和文明復興正日益成為新的亮點,如此等等。顯然,這樣一種世所罕見的“井噴式”發展勢頭還將長時期持續下去。
要問這樣的活力究竟從何而來?當然是由改革開放所開啟的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而來。
歸根到底,是由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而來,是由中國共產黨始終一貫地把解放思想同解放生產力緊緊聯在一起而來,是由中國共產黨始終一貫地把解放生產力作為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和我們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來。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