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北京一超市內原來擺放三鹿嬰幼兒奶粉的柜子已經變空。當日,北京各大超市撤下所有三鹿問題奶粉。 中新社發(fā) 鄭雄增 攝
|
9月12日,北京一超市內原來擺放三鹿嬰幼兒奶粉的柜子已經變空。當日,北京各大超市撤下所有三鹿問題奶粉。 中新社發(fā) 鄭雄增 攝
|
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導致甘肅等多個省份數十名嬰兒患上腎結石,并有1名嬰兒死亡的事件,已引起有關方面重視。衛(wèi)生部提醒公眾立即停止使用該奶粉,政府部門的相關調查工作也已經展開,這些反應有利于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保護嬰幼兒免遭問題奶粉的進一步傷害。
但是,事件發(fā)生過程中逐步顯露的一些問題,希望隨著調查的深入,能得到明確答案。
在當年震驚全國的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中,肇禍的是偽劣嬰兒奶粉,“三鹿”也被殃及。據2004年4月27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其中一種問題奶粉是“假三鹿”。當年“三鹿”有關人士稱,從“大頭娃娃”事件中看到的是“新的市場機遇”,即廣大農村市場需要大量合格嬰幼兒奶粉。他們的確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18.26%的市場份額,相當大比重來自于廣大農村市場。
但問題是,如果說上次“三鹿”是代人受過,那么通過這場虛驚,他們應明白,嬰幼兒奶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后果將是怎樣的;他們還應明白,“假三鹿”死于質量,真“三鹿”就必須加強質量檢驗和監(jiān)控。從2004年的媒體報道可知,“三鹿”知道質檢的重要性,其本身也曾是劣質奶粉的受害者,但新的悲劇還是在“三鹿”自己身上發(fā)生了,不知這家企業(yè)自身的質檢體系是怎樣搭建的,又是如何運作的?
一次嚴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哪怕只是一例個案,也很容易對整個產業(yè)造成重大沖擊。阜陽“大頭娃娃”事件后,整個中國嬰幼兒奶粉業(yè)都曾受到了嚴重沖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畢竟,相對雜牌、劣質奶粉,人們容易相信正規(guī)企業(yè)、著名品牌是安全的。可這一次,恰是獲得“免檢”資格的正規(guī)企業(yè)、著名品牌“三鹿”,讓那么多的嬰幼兒受害于一種叫三聚氰胺的化學物質。對此,人們有理由問,“名牌”之下,日常的產品質量如何保障?正如昨日新華社評論所說,政府職能部門應當對大品牌實行更嚴格的監(jiān)督,因為品牌產品影響力越大,消費的人就越多,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新華社記者9月12日從衛(wèi)生部獲悉,赴河北調查的專家組鑒于已在患兒的尿液和結石中檢出了三聚氰胺的成分,并根據現有調查研究結果和流行病學資料認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能夠導致嬰幼兒泌尿系統(tǒng)結石。同日,由衛(wèi)生部、公安部、農業(yè)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等相關部門和專家組成的聯合調查組的調查表明,今年8月,三鹿集團在對其產品自檢時就已經發(fā)現,嬰幼兒配方奶粉樣品中檢出了三聚氰胺成分,表明該產品已受到污染。那么,為何沒有及時發(fā)布消息?(新華社9月12日電)
對嬰幼兒及其家屬而言,他們所關心的不僅僅是誰該為問題奶粉負責,而是如何不喝到可能有問題的奶粉。據新華社昨日報道,石家莊市政府調查組初步認定,癥結出在原奶收購過程中被不法分子添加了三聚氰胺上。但是,衛(wèi)生部新聞發(fā)言人也表示,三鹿集團是否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也添加了三聚氰胺,目前由衛(wèi)生部牽頭的聯合調查組仍在調查中。顯然,公眾迫切期待一個有依據、有說服力的公開結論,這不僅關乎今后奶粉生產的安全隱患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也關乎因此事件而有所喪失的品牌公信力。
□陶短房(北京 學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