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院出臺《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規定遇到交通事故時,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的外來農民工能夠享受市民待遇。(7月15日《南方日報》)
表面上,深圳中院出臺的規定為“同命同價”掃清了障礙,喧囂多時的“同命不同價”貌似可以塵埃落定了,實則不然,該規定埋下“符合條件”的伏筆,使所謂的“同命同價”名不副實,請看兩條硬杠:“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深圳市居住一年以上”及“在發生交通事故時在深圳市有固定收入”。附加條件支配下的“同命同價”,顯然不是公眾所期待的“同命同價”。
其實早在去年10月,廣東高院答復人大代表時有一個細節:考慮當前農民進城務工情況比較普遍,廣東省法院統一規定對戶口在農村但進城做工,暫住達到一年以上的農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賠償金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由此看,這一附加條件仍然設有身份限制,離徹底的“同命同價”仍然遙遠。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針對有全國人大代表指出的“城鄉居民傷亡賠償同命不同價”問題,時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肖揚答復道:“去年,我們做了很多調查研究,也跟立法機關的專家和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了討論,有了一個初步的考慮。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兩會后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答復。” 但迄今為止,最高法仍沒有出臺同命不同價問題的司法解釋。因此,廣東省高院答復人大代表時,其表態耐人尋味———廣東省高院認為當前不宜對廣東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作統一規定,待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釋后遵照執行即可。
可以斷言,在最高法院并未通過司法解釋解決“交通事故同命不同價”問題的情況下,各省高院是無法從根本上突破底線的,深圳中院出臺的上述規定顯然也不能例外。
也許,若要改變“同命不同價”的不公平現狀,最高法院應及時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以正視聽。而同命不同價之所以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則是橫亙半個多世紀的城鄉二元結構,只有徹底撫平附著在戶口上的權利溝壑,同命不同價的權利鴻溝就會消弭。
□王石川(北京 媒體從業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