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地處中國沿海中部的黃海之濱,江蘇省東北部,東與日本、韓國、朝鮮隔海相望,西與江蘇徐州市和山東省郯城、臨沭毗鄰,北與山東省日照市、莒南縣接壤,南鄰江蘇淮安、宿遷和鹽城市。連云港市地處海陸、南北過渡的結合部,是中國沿海首批14個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連云港市總面積74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759.4平方公里。轄東海、贛榆、灌云、灌南4縣和新浦、海州、連云三區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7年末總人口達到482.23萬人。
連云港市處于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常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歷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為220天。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日照和風能資源為江蘇省最多,也是全佳地區之一。
南北過渡的氣候條件和地貌類型的多樣性,有利于連云港市發育一個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種群體系。從分類上看,盛產水稻、小麥、棉花、大豆、花生。還盛產林木、瓜果、桑茶、竹、藥材、草場及野生和水生植物。云臺山的云霧茶為江蘇3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鑲玉竹為江蘇珍稀名特產。
動物資源主要分水生、陸生和鳥類。水生動物中的海洋水產品占全市水產品總量的72.8%,海州灣漁場為中國8大漁場之一。主要經濟魚類為帶魚、鰳魚、黃魚、加吉魚4大類。前三島海區為江蘇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主要有刺參、扇貝、鮑魚等。近海水域和內陸水域主要生產對蝦、海帶及淡水魚類。全市有各種鳥類225種,列入國家珍稀保護鳥類計31種。
礦產資源共計40余種,主要有海鹽、磷礦、金紅石、蛇紋石、水晶、石英及大理石等。淮北鹽場為全國4大海鹽產區之一。錦屏磷礦為全國6大磷礦之一。東海縣的金紅石礦儲量達250多萬噸,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金紅石礦。蛇紋石礦的開發已成為上海寶鋼的重點配套工程。東海縣又素有“中國水晶之鄉”、“中國石英之鄉”的美稱。贛榆縣班莊雪花白大理石全國最優。現已初步勘探出黃海大陸蘊藏豐富的海底石油。
港口作為一種資源是連云港市最具有特色的一大優勢。其主要表現為兩方面:一是連云港與海州灣沿岸附近港口,構成中國未來大型港口群體,且可以形成以連云港為中心,通聯世界的海河水陸運輸體系;二是連云港擁有遼闊、穩定的經濟腹地,即整個“隴海--蘭新”經濟地帶,對中國腹地豐富的物產資源及廣大的消費市場有著較強的凝聚力和消化力。
連云港港是全國十大海港之一,港口現有萬噸以上泊位30個,年吞吐量4000萬噸以上。6.7公里長攔海大堤,使港口形成了30平方公里風平浪靜的港池,可供建設上百個泊位,形成億噸吞吐能力。連云港港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國際貿易樞紐港,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多個港口有著密切的通航關系和貿易往來。
在中國的沿海港口城市中,連云港市古跡較為豐富,歷史久遠。全市有風景區14個,風景點116處,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游城市和江蘇3大旅游區之一。連云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游記》、《鏡花緣》等)、名“氣”(連云港空氣質量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于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游景觀,造就了山、海、島、港相得益彰,水秀山明渾然一體的宜人風光。
《西游記》描繪的花果山、幽似“桃源仙境”的宿城、南云臺山的“玉蘭花王”、漁灣龍潭瀑布、四季如 春的“東海溫泉”,構成了神奇的旅游假區。孔子登山望海、秦始皇兩次來巡以及陶淵明、李白、蘇東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吳承恩、李汝珍、吳敬梓、林則徐、朱自清等文人高士、詩家騷客的遺跡常使人留連忘返。(資料來源:連云港政府網站)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