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這起比四年前毒奶粉還要慘的悲劇,我想問一句,主管教育衛生的副市長杜長平和她的同事們,這四年改正幾何,加強多少?
看到阜陽19名兒童感染腸道病毒死亡的報道,我立馬想起四年前該市主管教育衛生的副市長杜長平女士一席話,“我不想去引咎辭職,我還想繼續干下去,我想找到了工作的薄弱環節和缺點是為了改正,是為了加強。”在阜陽市政府網上,杜女士還赫然在副市長之列中。對著這起比四年前毒奶粉還要慘的悲劇,我想問一句,杜長平和她的同事們,這四年改正幾何,加強多少?
2004年4月底被報道的那起毒奶粉事件,引起多名兒童殞命,當地有關部門言之鑿鑿地站出來要吸取教訓。可僅僅四年,同一個地方發生劇情幾乎重復的悲劇,而且當地政府部門在事情發生之初的“捂蓋子”手法依舊,讓“專家”在該市媒體上辟謠。但謠言一次次被證明是事實時,當地政府公信力受到極大損害,這類“辟謠”手法只能使事態更為嚴重罷了。
聯想到阜陽中院窩案發生后,行賄者依然端坐官位,再聯想到“西豐事件”后,縣委書記張志國在上峰要求其辭職后依然占據那把交椅至今,不得不佩服這些特殊材料做成的官員,其心理承受力,鋼鐵不足喻其強,其彰顯官威的臉皮,城墻不足喻其厚。
面對阜陽這樣的惡性事件,再用什么政治倫理、道德品質來評價當事官員,已顯幼稚。這些官員之所以在輿論風暴中巋然不動,是因為輿論和民意,還無法從根本上決定其官職的去留。這些官員的選任、提拔和獎懲,往往由某幾個人甚至某一個人說了算,這種程序還不夠透明,也缺乏剛性,很難保證公平公正。于是,一些惡性事件發生后,有關官員的處理,彈性很大,和上司對輿論的態度有關系,也和當事官員在官場內的人脈及危機公關水平有關系。因此當事官員如何承擔責任便有了偶然性,在有些事件中,官員辭職或免職了,比如那位開車撞死人的當陽市女市長,有些更惡劣的事件中,當事者還坐著官位。這沒有一定之規,完全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地而異。似乎只有上級重視,輿論才有力量。
在明清時期,如果發生這種惡性事件,面對洶洶物議,當事官員早就辭職了,絕無繼續干下去的勇氣。明末一些高級別官員在言官指責其德才不堪為官時,沒有證實之前都先辭職以示清白。王朝時期官員并不是民選,而是朝廷任命,為什么他們的抗壓能力反不如今呢?一是多數由科考出身的官員,無論個人品德多么差勁,但必定受到文官集團共同職業倫理制約,這些倫理有虛偽一面,但在公開層面無人敢挑戰;二是他們對天道或者來世尚心存敬畏,比如今天北京大興胡同明清兩代是縣衙所在地,至今墻壁上尚留一副對聯:“陽世間傷天害理皆由己;陰司里古往今來放過誰。”以此來訓誡過往的官吏。如果某些特殊材料做成的官員無所畏懼,對所謂的職業倫理道德都不足懼,那么制度的設計更為重要。
如果官員的選拔、監督和獎懲,沒有一種符合現代文明規范的制度來調整,仍然由少數人或某個人控制失職濫權官員的處理程序,官員抗輿論壓力的能力將會越來越強,更多的官員會形成對輿論的耐藥性。
□十年砍柴(北京 記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