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城市“亮”起來,鄭州市日前公布了《城市霓虹燈門頭牌匾和夜景照明管理辦法》,明確政府鼓勵沿街單位安裝夜景照明,并單獨裝表計量用電量,市容行政主管部門將給予補貼。在受到市民歡迎的同時,夜景燈造成光污染、“不夜城”帶來高耗能……“亮化工程”也招來種種議論。
上月底,鄭州市市長趙建才專程考察了鄭州夜景。當晚,鄭東新區標志性建筑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藝術中心夜景燈沒有開,看上去漆黑一片。趙建才當即要求,要迅速完成新樓體夜景燈的安裝,并盡快修復老樓體殘缺不全的霓虹燈和射燈。
《辦法》發布以后,鄭州不少商鋪已安裝了亮化裝置,并按規定享受補貼。鄭州的夜景照明工作進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夜景照明將鄭州裝扮成了不夜城。“鄭州的夜景更美了。”不少市民由衷贊嘆。
可閃爍的霓虹、璀璨的燈光,卻對部分需要充分休息的市民帶來一定影響。“這燈光太耀眼了,讓人覺得心煩意亂。”家住鄭州市金水區文化路的李先生說。最近一段時間,他的睡眠有些不好,原因就是附近的幾座大樓裝上了夜景照明裝置,高空射燈每5分鐘便會從窗前掠過。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有不少為夜景燈光線刺眼煩惱。
除了光污染,高能耗也成市民關注點。數據顯示,自2002年實施夜景照明工程以來,鄭州共有1100余幢沿街單位樓體實施亮化改造,夜景燈總數達13萬盞,輪廓燈34萬米,用電量驚人。
對此,鄭州市市政管理局燈飾照明處處長焦合中表示,政府已經充分考慮到夜景照明工程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為了減少光污染,管理部門已經要求參與亮化工程的單位盡量選用較為溫和的光源,進入后半夜后,通過電壓控制,降低亮度。“我們還考慮廣泛使用節能燈。”焦合中說,“遇上用電高峰,部分路段的夜景照明將暫時關閉,確保工業和居民生活用電。” (記者曹樹林)
碰撞
亮化之前先規劃
鄭州是省會城市,定位為重要的會展中心,應當有一定的“亮度”。城市亮起來前,政府應規劃先行,合理設定夜間照明的區域、時間和色彩,避免在生活區附近實施亮化工程。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王建國
補貼需要分情況
政府對夜景照明用電補貼可以理解,其中的情況也需要具體分析,比如公共建筑與商業門面的電費補貼就不應相同,因為商業企業會因亮化受益。所以,電費補貼錢從哪兒來,通過什么程序花出去,應該公開透明。
鄭州市律師 宋 宇
從背街小巷做起
不反對城市亮化,但反對把城市亮化弄成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拍腦袋決策,拍胸脯執行,不計投入多少、不計后續管理,一味求“亮”,就是政績工程。我建議,亮化先從背街小巷做起,市民的笑臉才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鄭州市機關干部 李先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