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海原市委書記陳良宇一審被判18年,記者在天津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采訪。2008年4月11日下午13時30分,主審法官宣讀了對陳良宇的判決書,陳良宇因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中新社發 吳芒子 攝
|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兩項罪名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8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4月11日新華網)
天津二中院今日宣布了對陳良宇的判決結果,這一廣受民眾關注的案件以陳良宇被判處18年有期徒刑,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劃上了一審的句號。筆者留意到,許多網友都十分關注于判決結果,對徒刑年限和沒收財產數額紛紛發帖表達看法。作為現階段中央反腐斗爭的重大階段性成果,自陳良宇被立案檢查之日起,我們已經取得了對以陳良宇為首的一撥貪腐分子的勝利。在宣判陳良宇之后,我們更應該將這看作反腐敗斗爭的新起點。中央如此堅強的反腐決心和從嚴治黨的堅定態度,必將從這一新起點出發,取得更加輝煌的成果。
宣判陳良宇具有很好的震懾意義。刑罰本身就具有威懾功能。所謂“判刑一人,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倍加效應,用在陳良宇案上尤其適用。縱覽之前的許多貪腐案件,許多腐敗分子在進行腐敗行為時,都存在僥幸心理,在權力的光環下,一些官員自認為級別高了便戴上了護身符,曾經是高官的陳良宇被宣判所具有的標本意義,對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是一次生動的教育。
宣判陳良宇也體現了嚴格依法辦事、依法懲腐的現實意義。在天津二中院審理陳良宇案,反映的是我國刑事訴訟法關于回避的規定,而受到媒體關注的陳良宇權色交易行為,并未得到起訴,反映了我國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在法律尚未規定該行為構成犯罪的情況下,不能認定該行為有罪。這些嚴格依法辦事的做法,既顯示了法律作為懲治腐敗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體現了反腐也應遵循法制原則的現實意義。
筆者相信,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決定了黨和政府在在反腐倡廉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新情況,面臨許多新問題。黨的事業在不斷發展,黨的組織需要不斷強健,黨的自身建設和拒腐防變能力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只要我們堅決貫徹中央“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戰略方針,反腐倡廉斗爭一定會取得更大的勝利,黨和政府的肌體將更加健康。(何耀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