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000多名高校畢業生陸續奔赴京郊1853個行政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
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會有差距。兩年的實踐,讓理想滿懷的大學生村官們變得更加務實,但他們的地位卻很尷尬:工作范圍有限,權力有限,未能進入決策層。一位大學生村官說:農村改變我比我改變農村多。
□本報記者 李夢娟
實習記者 韓小蕊
從2008年開始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這是經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等部門對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的最新部署。
而此時,云曉波已經在北京大興區黎明村擔任了兩年村官。他是北京市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2006年,經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之后,云曉波被聘為大興區禮賢鎮黎明村黨支部書記助理。
據統計,目前北京大約有5000名大學生村官,今年的招聘工作結束后,這個數字將達到8000人。根據前兩年的報名情況來看,報名和錄取的比例為6比1左右,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我國部分省份就已經開始了“大學生村官計劃”。高校畢業生在農村任職的探索之路已有十余年之久。
按照中央精神,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造就經過基層實踐鍛煉、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的黨政干部后備人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云曉波的父親似乎沒有想那么長遠,軍人出身的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到農村“吃點苦,鍛煉鍛煉”。
云曉波沒有辜負父親,去年夏天,他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大學生村官”。
“眼里要有活兒”
“我們村的檔案管理是全市的試點。全村464口人、146戶,去年人均收入上了9000元。”這個戴著眼鏡,身著白襯衣、西褲的村官滔滔不絕。在云曉波剛進入這個村子時,就挨家挨戶地走訪,“走訪老黨員、五保戶”,對村里有了基本的了解。
“我現在做的主要是辦公室的工作,比方說做總結,寫各種公文,做些表格,整理檔案等。”云曉波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除了書記和主任給他交待的任務,他還會主動發覺他們沒注意到的事情,或者提前完成一些工作。
在云看來,就是“眼里要有活兒”。今年他給自己找了個“大活兒”——建個網站。西瓜、甜瓜和小西紅柿是黎明村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它們都是在大棚里種植,產量高,品質好。“去年大興的全國西(甜)瓜節上,前3名都讓我們村拿了。”云有些自豪,他想通過這個網站,在今年瓜果上市前,起到宣傳作用,最終實現網上銷售。
經過書記的同意之后,云曉波開始四處聯系網絡公司建網站。起初,一家公司開價1萬,云曉波嫌要價太高。隨后,他坐了兩三個小時的車到市里,來到百度的辦公樓。他和百度洽談得很順利,對方答應只需3000元就可以建站。
今年3月份,網站建成,同時云曉波的工作中又多了一項任務——網站后臺的維護。“這個網站還得加上‘供求平臺’,買賣雙方的需求都能貼上去。”云曉波說,實現網上銷售最大的好處是“農民省事兒了”。這是促使云曉波辦網站的其中一個原因。
如果買家不上門收瓜,農民們就要拉著一車車的瓜經過兩三個小時的顛簸到城里賣。這些農用車大多沒有牌照、燈也不全,農民只能半夜兩三點結隊去新發地——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有欺行霸市的,他們必須結隊去占地方賣瓜。”云解釋,“如果能上門收購,他們就省很多時間,省下來的時間學電腦多好。”
借助于這個網站,云曉波還有更大膽的設想:“想做個甜瓜協會,把我們這一片種甜瓜的都涵蓋進去。做好以后,新疆、內蒙古的瓜農可以和我們聯系,這樣這個網站的貨源就很多了。”
其實,2006年云曉波剛到村里時,他就想著給村里招商引資。他通過熟人找到了投資商,“主要是在村里種植靈芝,生產營養保健品”,他還請來了專家進行實地勘察。由于規模比較大,涉及到占用農民土地問題不好解決,此事最終不了了之。云曉波的第一個項目就此夭折。
“你帶來了什么項目?”
類似的問題女村官劉佳也遇到過。劉佳是通州某村的黨支部書記助理。她所在的村莊,離河北只有幾分鐘的路程,這里沒有青山、也沒有綠水。一望無際的農田,成片開放的桃花,是這里唯一的景色。
對一直想從事農業旅游開發的劉佳來說,桃花是她唯一可選可開發的景。她很想辦桃花節,每年春季,辦得成功的話,村里就會有筆可觀的收入。然而擺在她面前的現實卻讓她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念頭。
眼前,桃花再也不能像往年那樣,連成一片花海。由于去年收成不好,加之桃樹的管理成本相對于種糧食作物來說要高很多,桃農砍去了大片的桃樹。劉佳為之痛心。
即便這些桃樹沒被砍掉,劉佳的“桃花節”夢也很難實現。在這個只有200多口人的村莊,大多數年輕人都到城里打工,“他們在京城里頭隨便找個工作都比種地的收入高”,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他們安于現狀。“要是投資辦農家院之類的,農民也不愿意做,農民擔不起風險。”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