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藍藻事件纏身的太湖自不必說,曾經84條出口河道,現在只剩下10多條;鄱陽湖水質逐年下降,幾乎被20年的圍湖造田啃掉一半,中國淡水湖的老大地位幾乎不保;八百里洞庭的地盤也減去了3/5;巢湖因水質污染,一度列入“限批”黑名單;黃河斷流;長江水污染……中國四大淡水湖、兩大母親河無一不受“水安全問題”纏身。如今,隨著環境保護部的成立,水治理問題重新被專家們集中拋向政府,也留給環保部一串待解的問號。
水污染:有多少湖泊可以幸免?
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承納了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以及博陽河等小支流的來水,經調蓄后由湖口注入長江。在中國的四大淡水湖泊中,鄱陽湖曾被認為是唯一沒有出現富營養化的湖泊,有著中國“最后一盆清水”之譽。
然而江西省水資源公報的數據表明,2001年,鄱陽湖全年沒有污染水、水質優于三類的評價斷面占八成,低于三類的占兩成。但到了2006年,鄱陽湖水全年優于三類的不到六成,屬于三類的有兩成多,劣于三類的則逼近兩成。按照水利部的統計,到了2006年,鄱陽湖已經從整體上呈現出中度營養化的狀態。2007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批示要求“維護鄱陽湖一湖清水”。
面對鄱陽湖水質迅速下滑的勢頭,自2007年10月18日起,江西省水利廳開始發布每月一期的《鄱陽湖水質水量動態監測通報》。通報顯示,鄱陽湖水質2007年仍在進一步惡化。2007年9月,鄱陽湖水位與往年基本持平、湖區水面面積為3005平方公里,湖區的10處評價斷面沒有發現一二類水;三類水占六成;四類水占四成。當年12月,隨著鄱陽湖水位創歷史新低,湖體自凈能力顯著下降,注入長江的出湖水質已淪為重度污染的五類水。
此前,江西省的一位水利專家表示,除了沿湖的廢水排放,江西境內贛江、饒河等5條主要河流兩岸的各種廢水也最終匯入鄱陽湖,其整個治理任務注定將十分艱巨。
受污染的遠不止鄱陽湖,還有太湖、洞庭湖……2006年,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洞庭湖整體水質僅為五類。
2005年底開始,湖南省在半年之內關停了環洞庭湖234家污染嚴重的小造紙企業。就在不久前舉行的2008年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表示,洞庭湖的局部水質已由劣五類和五類好轉為三類。不過,洞庭湖仍然沒有脫離污染的困擾。湖南省水利廳的水利專家表示,整個湖區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對水體和土壤都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尤其是隨著枯水期水位的嚴重下降,水質往往很難得到保證。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統計顯示,到2007年11月,洞庭湖整體水質仍然為四類。2008年1月11日,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洞庭湖出口斷面氨氮超標,屬于四類水質。2007年,全國地表水27%的國控斷面水質劣于五類標準,58%的斷面達不到三類標準;流經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淮河、海河、遼河等流域水質較差。
缺水:有多少河流沒有提及?
鄱陽湖生長著102種水生維管束植物、266種浮游生物、205種魚類、87種貝類、2種豚類和310多種濕地鳥類,占跨國候鳥保護協會中全部種屬的50%以上,其中珍禽達50多種;每年10月,全球近95%的白鶴種群以及大量的鴻雁、天鵝等候鳥在這里度過漫長的冬季,是世界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也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受上游河流來水及降雨等因素影響,鄱陽湖每年都會經歷急劇的水位變化。在江西省水利系統,就流傳著“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說法,即鄱陽湖在豐水期碧波千里,在枯水期宛若一條河流。以都昌水文站為例,過去50年中,水位最高時達到22米多,最低時只有8米多。
在豐水期和枯水期之間,水位大幅升降本是尋常之事。不尋常的是,鄱陽湖的低水位紀錄,在這兩年不斷被打破。據江西省水文局發布的數據,2007年12月,都昌水文站的水位曾連續20多天低于歷史最低水位;12月9日至16日的監測顯示,鄱陽湖的水面面積僅為42.4平方公里,不足歷史同期平均值的四成。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鄭小燕日前表示,鄱陽湖灌入長江的水占整個長江水位的1/3,如果鄱陽湖水受到污染或者斷流,會直接導致長江水域“下半身癱瘓”。
在持續的貧水陰影下,鄱陽湖沿岸一些城鄉地區已出現用水短缺的苗頭。2006年10月,都昌縣城10萬居民的生活用水告急,縣自來水廠不得不緊急開挖引水溝渠。2007年入夏后,整個湖區更是出現罕見的夏秋冬三季連旱,江西省不得不緊急調撥資金,以解沿湖一些地區居民和牲畜飲水之難。
在洞庭湖,多年來習慣了抗擊洪水的湖區居民,也不得不直面缺水這個新問題。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的洞庭湖,如今面臨著同樣的困擾。來自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監測顯示,2007年12月31日,號稱“八百里”的洞庭湖,面積僅剩310平方公里,比上年同期下降了大約三成。而在半個世紀之前,這個大湖的面積還接近4000平方公里。
缺水的還有我們的母親河,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國安等幾位全國政協委員,就黃河缺水問題向中央再次提出了“引雅濟黃”的建議。
他們認為,黃河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占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卻承擔著占全國15%的耕地面積和12%人口的供水任務,還承擔向外流域遠距離調水的任務。
20世紀50年代,黃河流域耗用水量為122億立方米,上世紀90年代耗用水量達到367億立方米,部分省區已經超過1987年國務院分配的可供水量指標。根據現有水資源條件,黃河流域可供水量為433億立方米,而國民經濟需水量為480億立方米,西北諸河水資源供需缺口37億立方米。預計到2030年,黃河流域國民經濟需水量將達到550億立方米,較現在增加70億立方米。
治水:為何“九龍”都不能解決?
幾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在治理跨界污染上采取了多種措施,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政府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簽訂環境保護任期目標責任制、黨政領導環保政績考核等,但長期的流域污染治理并沒有改善流域整體的水質,跨行政區的水污染沖突日益激化,污染糾紛、信訪數目逐年增加,上游區域仍然污染下游區域,下游區域經濟發展仍然受到諸多限制。
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信息室負責人溫香彩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有的流域管理體制不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和形勢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先后成立的七大流域機構,在流域規劃、防洪減災、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調處水事糾紛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流域管理的實際進程和效果看,還遠遠落后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流域統一管理還十分薄弱。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以及未來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流域管理還很不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還存在著立法滯后、體制不順、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手段和機制,以及流域管理乏力等問題。”
溫香彩說:“流域管理機構定位不清,多‘龍’治水,而且多‘龍’之間缺乏協調,缺乏明確的分工。‘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水體水質’,最后的結果是無人對水負責。”
此外,有關專家還表示,水量水質分割管理、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接合點不清,對資源過度開發利用,缺乏實施統一監督檢查的責任主體等,也是“九龍治水”出現的根本原因。期望環保部的成立和大部委制的改革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祝魏瑋)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