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事實對比,不難發現,在兩起“老虎事件”中,相關政府部門是盡心調查核實,為民負責;還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答案一目了然。而不同的調查結果,帶來不同的民意反映,也在情理之中———政府部門尊重民意,民眾就會還之以普遍的信任,反之亦然。
湖南“平江野生華南虎”事件,從曝光到真相大白,僅僅用了5天時間。“陜西野生華南虎”事件,由民間質疑到官方緘默,距離真相一步之遙,但我們已經等待了快半年。
實際上,兩個事件的反差,不只時間一項。陜西省林業廳與湖南省林業廳對待“華南虎”的不同態度,以及由此帶來的民意反映,都迥然不同。對兩個事件進行回顧和比較,并發現和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非常有必要。
先說湖南,從《人民日報》3月25日的報道來看,湖南省林業廳之所以能迅速查明真相,就在于得到相關信息后,第一時間啟動公共調查程序,自20日至23日,湖南省林業廳組織野生動植物專家工作組兩次實地調查,從拍攝點、拍攝對象、動物痕跡、動物衍生物、動物行為、獵物來源、動物特征等方面開展調查與核查工作。
林業廳還借助GPS定位(林業地理信息系統)對現場及周邊地區潛在棲息地進行了考察評估。經過實地考察,錄像當中的疑點很快便暴露出來。“我們到現場后,按照記者所說的位置,根本拍攝不到那個畫面,模擬幾次都不行。”
可以說,“平江虎事件”的水落石出,是因為湖南省林業廳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沒有急于對事件性質表態,更沒有以該事件獲取某種現實利益的功利化心態,以政府應有的公共管理精神,對事件脈絡進行全面梳理,得以步步逼近謎團核心,最終還民眾以事實公道。如一位專家所言,“只要認真,哪有查不出來的。”“湖南及時處理此次事件是對公眾一個交代,是政府部門科學、務實、理性的作為”。
反觀“陜西周老虎”事件,2007年10月3日陜西鎮坪縣農民周正龍稱拍攝到華南虎照片。10月12日陜西省林業廳召開新聞現場會,宣稱“發現華南虎”。這之間,林業廳主要的鑒定工作,已被多方事實證明存在敷衍塞責、草草結案的問題,比如一些參與鑒定的專家根本就不是研究華南虎問題的;而且,林業廳搶功心切,違規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開消息,已被責令向公眾道歉。
而更令人氣憤的是,虎照本身飽受質疑,但至今,二次鑒定無法推進,陜西林業廳置洶涌的民意于不顧,真相調查離“最后一公里”戛然而止,令政府公信力不斷損毀。
通過事實對比,不難發現,在兩起“老虎事件”中,相關政府部門是盡心調查核實,為民負責;還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答案一目了然。而不同的調查結果,帶來不同的民意反映,也在情理之中———政府部門尊重民意,以科學、中立、誠懇的態度樹立公信力,民眾就會還之以普遍的信任,以政府誠信為基礎,把誠信作為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反之亦然。
從“周老虎”到“平江虎”,后一起事件的真相還原如此迅速,其中一個因素必然存在,即湖南省有關部門認識到了陜西林業廳誠信失范帶來的被動后果,吸取了前者的教訓,得以亡羊補牢。之前媒體以及網民對有關部門在“周老虎”處理事件中的批評,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政府必須吸取的教訓,這也是一個政府誠信與民意互動的發展過程。
當然,這種認識不能靠官員自覺,不能靠網友和輿論的費力鞭策,而是需要法治化,需要制度約束。要建立具有普適性與強制性的信用規則,對于那些利用權力資源濫用政府信用的人,有相應的失信約束與懲罰機制予以應對。畢竟,還有大量的“華南虎”、假照片,至今沒有真相。
□畢舸(廣東 媒體從業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