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生活在聚光燈下
從一名沒有任何從政經歷,連區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都沒有擔任過的初中畢業生,一躍成為數億農民工中的首位全國人大代表,“一步登天”的胡小燕的生活由此改變。
2月27日下午,當記者趕到位于白坭鎮中部工業開發區的新明珠陶瓷集團三水生產基地的時候,來自珠江電影制片公司的兩位工作人員和一名北京來的編劇正在與胡小燕座談。電影公司打算制作一部以胡小燕為原型的青春勵志片,反映外來打工青年的成長經歷。而越臨近兩會開幕,她的日程安排得越緊:28日上午,美國駐廣東領事館官員來到新明珠與胡小燕座談;當天下午,公司召開“歡送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赴京座談會”,平時難得一見的高層領導及當地政府部門官員悉數到場。“29日我無論如何得給自己留一天時間收拾行李、添置衣服了,因為3月1日就要到廣州,2日就要跟團去北京了!”
更讓胡小燕應接不暇的是來自各方媒體記者的采訪。2月22日,三水區委宣傳部、區總工會等部門組織了一次中外記者對胡小燕的集體采訪。首次面對著這么多記者,她略顯緊張。就在與編劇座談的不到兩個小時之內,她的手機至少響起了20多遍,其中絕大多數是媒體的采訪請求。
這種聚光燈下的生活讓她已經有些不堪其擾了,臉上能看出明顯的疲態。但一旦面對鏡頭,她還是會報以微笑,以熟練的話語來回答。在采訪結束時她總會說,自己文化水平低,假如有說錯話的地方,希望記者朋友們多多包涵。她坦言,自己承擔了億萬農民工的代表這一重大標志,“壓力肯定相當的大”,但“壓力會促進我不斷進步”。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當天,胡小燕并沒有表現出狂喜,而是在第二天才打電話告訴家里。即使面對媒體的集中轟炸,她還是一再表示:“我是平常人,應有平常心。”
工作
在廠區宿舍準備議案
胡小燕說,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后,感覺不僅僅是榮譽,更是職責,那就是“把農民工的心聲帶上去”。這段時間,她主要通過看報紙、接收信件、查看博客留言、在QQ上與網友聊天等方式收集民意,27日佛山市工會還組織安排了一些農民工代表與她見面溝通,反映情況。劉加明說,妻子“經常寫材料要寫到凌晨一兩點鐘”。
28日中午,在廠區宿舍里,丈夫劉加明在忙著自己做飯,胡小燕則打開電腦開始修改她為上會準備的建議稿。記者注意到,這已經是第三稿了,上面一些錯別字,也被老代表幫她用紅色標注了出來。“我要好好看看,下次就知道該怎么寫了。”她有些害羞地說。
這兩份材料是胡小燕準備在全國人大會上的議案,一份是《優化農民工就業環境的建議》,另一份是《留守兒童問題的建議》。在前一份材料里胡小燕寫道,要讓農民工能夠融入當地社會,前提就是要優化他們的就業環境。她針對收入、治安、社會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文化娛樂、勞動保證等六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具體建議,比如建議逐步提高農民工的收入、加強社會治安尤其是對女職工的安全保護等。
作為孩子的母親,她還提出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建議,比如由當地政府對留守兒童進行普查登記,建立檔案;開通親情熱線,方便外出打工的父母隨時與子女溝通等。“這些都是我結合收集來的農民工心聲自己寫的。”胡小燕說。
她會被寫入憲政史
法學副教授李克杰認為,胡小燕這個名字注定會被寫入中國憲政史,但“指望一個人就能全面代表一個階層和群體,能夠發出這個階層和群體的全部呼聲,可能是不現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也認為,“農民工出現人大代表的標志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9年前,當胡小燕走出四川盆地的時候,她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首個從農民工中誕生的全國人大代表。對如何履行全國人大代表這一神圣職責的提問,她的回答是:“我不是要用手中的權力去做,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做”。(周春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