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中國甘肅鄉村里的留守兒童。在21世紀初的中國,“留守兒童”群體備受社會關注。 中新社發 楊可佳 攝
|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電 (記者 王巖)中國全國婦聯二十七日發布了《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各年齡段農村留守兒童均已達到了相當的規模,由于各自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需求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也存在較大差異。
對于農村留守幼兒來說,得不到足夠時間的母乳喂養、缺少父母親情呵護與親子交流及較少接受正規學前教育是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報告建議強化留守幼兒的免疫和保健管理,提高預防接種服務水平,加大對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投入。大力發展和完善農村寄宿制學校等適合農村學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
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寄宿制教育需加強和規范流動兒童在城市生活面臨困難是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突出問題。全國婦聯負責研究所政策法規室主任蔣永萍建議,大力發展和完善農村寄宿制學校等適合農村學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構筑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監護網絡,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和均衡化發展,保障農村留守流動兒童能夠與城市兒童平等享有教育資源和服務。
超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大齡留守兒童也面臨兩難。父母流動對學業完成具有一定影響。大齡農村留守兒童在校比例大幅下降,輟學比例上升。初中階段后留守兒童跟隨父母進城就讀和繼續升學受到一定限制。同時由于自身文化素質低,學歷上處于劣勢,多數農村大齡留守兒童只能進入非正規勞動力市場,子承父業或延續低層次就業和邊緣化的社會地位,工資收入低、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
近年來,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屢有曝光,而家庭、學校及社區往往缺乏對留守女童的有效保護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識的教育!按簖g留守女童的性侵害問題值得關注! 蔣永萍說。
蔣永萍建議要發展農村和城市職業技術教育,為農村大齡留守流動兒童創造更多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機會。加強對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女童性安全防范意識,強化留守兒童父母、農村社區對留守女童的監護責任。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