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雪災讓人心有余悸。氣象專家稱,拉尼娜是引發這次雪災的部分原因。
這使得拉尼娜這個念上去有些拗口的音譯詞開始頻繁地進入我們的視野。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小女孩”的意思,也稱反厄爾尼諾現象,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除了中國南部以外,太平洋周邊的很多國家在這個“拉尼娜年”都吃夠了這個“小女孩”的苦頭。
今年,拉尼娜還會繼續那么淘氣嗎?
———四處發威———“小女孩”在全世界“搗亂”
今年1月10日至2月初,我國南方經歷了歷史上少見的大范圍、長時間的低溫、雨雪和冰凍災害,讓我們對這個“小女孩”有了新的認識。其實,除了對我國影響之外,在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她的身影。
今年中東地區從1月開始,多個國家迎來了歷史上罕見的嚴寒天氣。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月11日迎來了100年來的第一場雪。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區也遭暴風雪襲擊,氣溫降到零攝氏度以下,達20年來最低溫。1月底,中東出現降雪,而中東地區大多屬于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季一般氣候溫暖,這樣大規模的降雪實屬罕見。
美國從去年年底開始頻繁遭受龍卷風、暴風雪和凍雨襲擊,引發的雪災和洪水導致多條高速公路封閉、飛機航班延誤或取消。
澳大利亞西南部瀕臨印度洋的城市珀斯遭遇強降雨,2月7日夜晚記錄降水23毫米,僅當晚的降水量就已相當于當地每年2月平均降水量的兩倍。
———影響預測———今年高溫天氣可能偏多
這次“不尋常”的拉尼娜在春夏還會對我國造成什么影響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副所長武炳義研究員介紹:“如果其他氣候因素不出現異常,我預計它的影響今年春天便會減弱,夏初拉尼娜事件可能結束。與降水偏多比起來,干旱發生的概率較高,高溫天氣可能偏多。對我國來說,拉尼娜主要是影響夏季北緯30度以南的副熱帶和熱帶地區,而對歐洲的影響明顯偏弱。”
從歷史研究來看,拉尼娜現象影響最為顯著的是熱帶地區,對于中國的影響比較間接。但每一次拉尼娜事件發生的原因并非一成不變,比如,這一次影響中國南方的低溫雨雪天氣的成因不僅僅只是拉尼娜現象所導致,還與中國中高緯度大氣環流異常有關。
從已有監測和資料來看,拉尼娜現象對于我國北方的影響在秋冬季最顯著,對夏季影響不確定性很大,且拉尼娜現象存在春季障礙的問題,其預報在春季期間更困難。因其變化非常大,尤其是拉尼娜現象對我國中高緯度的影響屬間接影響,在夏季影響的不確定性更大。正由于拉尼娜現象在春季對于氣候的影響不確定性非常強,同時亞太地區在春季會有季風環流的變化。因此,目前還很難判斷在2008年下半年對于我國和全球的影響。
下半年才能送走拉尼娜
早在去年9月,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就預測稱,由于拉尼娜現象漸強,世界各地將遭遇一系列極端天氣。最近,WMO又發布新報告說,在今年上半年,趨強的拉尼娜現象將持續影響全球天氣,給西太平洋地區和澳大利亞帶來雨水,給南北美洲帶來干旱天氣。
WMO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次的拉尼娜現象在歷史上屬于中等強度,但最近幾個月來洋面溫度的細微下降將會讓拉尼娜現象變得更為強大。”去年10月,WMO曾預測拉尼娜現象只持續到今年3月,不過這次最新的預測將拉尼娜現象的持續時間延長了。
據預測,這次的拉尼娜現象將持續到今年年中甚至更長時間。到今年下半年,全球天氣將趨于正常,送走拉尼娜,短時期內也不會再“迎來”厄爾尼諾。
———全球應對———加大氣候預測的科學投入
這輪拉尼娜現象攪亂了全球天氣變化,也引發了人們對改善季節性氣候預測、加強應急措施的呼吁之聲。
WMO已于2月6日決定,將在明年舉行的世界氣象大會上呼吁加強季節性天氣預報,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發表聲明說:“全球對加強季節性氣候預測的科學投入太少。”他說,該組織明年舉行的全球會議將著重討論這個議題,研究未來10年內需要哪種類型的科學,能夠提供這種類型的季節性氣候預測,從而挽救人們的生命,減少損失。
聯合國救災機構“國際減災戰略”認為,最近發生的極端天氣凸顯加強預報和應急機制的重要性。該機構主任布里塞尼奧說,極端天氣可能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而加強預防機制成本低廉,兩相比較,如何選擇顯而易見。
-新聞緣起
從24日晚間開始,江蘇蘇北、沿江地區出現降雪。目前,大范圍降雪仍在持續。江蘇省氣象臺預計,25日晚間開始,江蘇江淮之間北部、淮北地區仍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
全球各地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遭遇極端天氣。專家認為,異常天氣全球頻發的“幕后黑手”是拉尼娜現象,自去年秋天生成以來影響漸強。世界氣象組織最近發表新聞公報說,今年上半年,拉尼娜現象將持續影響全球天氣,改善季節性氣候預測、加強應急措施迫在眉睫。
-專家連線
記者:您認為,今年的拉尼娜與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武炳義(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氣候系統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拉尼娜現象和厄爾尼諾現象是ENSO循環的不同階段,可以說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氣候系統中最強的年際變化信號。拉尼娜現象可以影響從北極圈附近以南到南緯50度以北的廣大地帶,波及我國、澳大利亞、南北美洲,對熱帶地區的影響強于中緯度地區。
一般的拉尼娜年,會出現較強的冬季風,造成我國北部和東部冬季平均氣溫偏低,長江以北地區降水偏多。雖然美國的氣象學家覺得這次拉尼娜現象與1999年到2000年的那次很相似,但是中國的科學家認為,由于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表層溫度低出氣候平均值達到2攝氏度,可以說這是一次中等偏強的拉尼娜,而且發展非常快。
記者:很多氣象專家認為,拉尼娜是造成今年雪災的部分原因,您是怎么認為的?
武炳義:我認為拉尼娜對這次南方雪災主要是間接影響。歐亞大陸交界處的阻塞環流,異常強的副熱帶高壓以及孟加拉灣以北的南支槽過強才是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的主要原因。
記者:預測拉尼娜的發展趨勢和造成的影響存在什么難點?
武炳義:現在,我們可以利用衛星觀測到海水水溫,還可以利用大氣環流模式以及海洋環流模式進行模擬預測,對于拉尼娜的動態預測已經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它的活動造成的影響卻依然是難題。因為氣候系統中不確定因素太多,不僅涉及到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等多個圈層相互作用,還要考慮大氣的化學成分、局地大氣環流異常等。
記者:從氣象學的角度,您對我國應對拉尼娜可能造成的影響有什么建議嗎?
武炳義:我認為應該特別重視極端天氣事件的預報,尤其是要提高預報的準確率。按照目前的預測水平,10天以內的天氣預報還基本可信,有一些參考意義,但是時間越長,累計誤差也越多,可信度越低。雙周(14天)以上的天氣預報目前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大難題,因為這樣的預測按現有的理論來看是混沌狀態,可是現實又需要我們盡可能地延長預報的時間,提高準確率,因此理論和預測方法的突破應當是一項基礎性工作。(記者黃橙)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