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扮演“配角”的河南省信陽市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支隊,在該院建立了以司法警察為追逃主力軍的工作模式后,唱起了追逃的“主角”,去年,在自偵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大力配合下,他們共抓捕和規勸投案在逃人員18名(其中貪污、挪用公款上千萬元的兩案兩人,特大案件9案9人,大要案6案6人,在逃長達10年之久的兩案兩人),開創了檢察系統追逃工作的新局面。
全新追逃模式
信陽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察長助理李建生說,追逃職務犯罪嫌疑人工作任務艱巨而又復雜,過去,反貪、瀆檢部門既要偵查辦案,又要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和力量,對在逃嫌犯進行排查,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年年初,該院將法警工作納入重要業務部門,進行年度績效考評;同時,還創新建立了以司法警察為追逃主力軍的工作模式,將追逃抓捕這一重任交由法警部門承擔。這不僅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檢察資源,充分發揮了司法警察在追捕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使自偵部門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全力投入辦案。
“追逃就是辦案”
之前一直唱“配角”的法警隊員們,突然變成“主角”,還真是有些不適應。“不少法警剛接到任務時覺得人都跑了幾年了,怎么可能會抓回來。”信陽市檢察院法警支隊隊長丁天和說,“我就給他們開了3天大會,講必要性,講技巧,講任務,讓他們樹立‘追逃就是辦案’、‘追逃就是樹立檢察形象’的概念,大家都想通了,工作才好開展。”
追逃方式是多變的,去年6月上旬,信陽市法警支隊和4個基層院的法警大隊40多名法警,統一著裝,攜帶警械具,進行追捕兩名攜款潛逃的“職務犯罪嫌疑人”的調警演練,并在信陽市電視臺三個時間段播放,震懾力很大,僅七八兩個月就追逃9名職務犯罪嫌疑人。
對在逃人員排查摸底,建立廣泛的信息網絡,在抓獲歸案的在逃人員中,有14人都是通過分析信息發現線索而抓獲的;規勸自首,也是該院法警一項重要的追逃措施,通過各種途徑傳遞政策,兌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至今他們已經成功規勸16名在逃嫌疑人自首。
追逃路上苦與樂
光山縣檢察院法警大隊大隊長韓新光,因追逃工作成績突出,被信陽市檢察院榮記三等功。說起追逃,他有著深刻的體會。
“犯罪嫌疑人逃跑8年以上的,就已經很難抓獲了,這個人躲了9年。2007年2月1日,我們在湖北的一個山區,經過一夜蹲守后,第二天早上終于將該嫌疑人抓獲。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雖然已經兩天一夜沒有睡覺,我們依然決定立即押解嫌疑人回信陽。然而,途中我們卻遇到了大暴雨。這是我30多年來遇到的最大的一場雨,隔著車窗玻璃什么也看不到,這時跑了人可是找也找不著啊。不斷響起的響雷,仿佛就緊挨著車頂炸開,隨時可能劈中我們的汽車,還好,雷公長眼。”韓新光現在依然覺得慶幸。
“還有一次,是個大夏天,我和另一名干警追一名嫌犯到洛陽,在鎖定地點后,我們開始蹲守,為了怕暴露,一開始我想化裝成老頭,結果粘上胡子后,發現實在太熱,一上午的時間痱子都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假扮民工,穿得邋里邋遢假裝等活兒,結果那地方連個陰涼的地方都沒有,大太陽曬著,蚊子趕都趕不走,這一蹲就是兩天三夜,飯也吃不好,等抓到那名嫌疑人時,我們人都快虛脫了。”
“我們的工作十分瑣碎,就是要持續不斷地搜集線索、搜集線索,觀察動靜、觀察動靜,而這些工作,你不知道要做幾年,會何時結束。丁隊長每半個月都會挨個督促辦案一次,許多干警都說這兩年頭發白得特別快。”韓新光笑著說,“不過白了頭發也沒事兒,每次把人抓回來,都是我們最開心、成就感最強的時候。”
丁天和說,其實,這些外逃犯罪嫌疑人的日子都不好過。他們曾追逃過一個外逃嫌犯,當他們在洛陽將其抓獲時,他住在一個沒有燈的危房內,吃的是腌咸菜,兜里只有3元錢,之前,他打工時的老板知道他“有事兒”,每個月只發給他100多元的工資,結果他在打工時受傷,因為自己的身份連官司都不敢打。
“這并不是個例,另一個與他有相似經歷的嫌疑人,在被我們抓獲后,我們在高速路上給他買了個10元錢的盒飯,他吃得狼吞虎咽,說能吃這個就是過年了,這幾年在外逃亡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這些都不是個例,我們曾問過幾乎每一個被抓回的外逃嫌疑人這樣值不值,他們都說:‘不值,真不值!’”
韓新光長期跟潛逃者家屬接觸,他說:“這些涉案者往往都是家庭的支柱,他們案發后外逃,卻將他們的家人推進了火坑。有的涉案者的孩子,不堪忍受外界的歧視,一度自殺;有的孩子離開學校成了社會混混兒;有的涉案者的妻子下崗后無以為生,變賣家產、房產,過著凄慘的生活。”
截至2007年10月31日,信陽市檢察機關共抓獲和規勸投案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38名(2006年20名,2005年18名),占在逃人數的67.3%,超過全省同期追捕總數的五分之一。在全國追逃專項行動中,先后被高檢院、公安部和省檢察院、公安廳評為“追逃專項行動先進單位”。
“我們的法警常開玩笑說,追盡在逃者,再做‘配角’又何妨。”李建生笑著說。(汪海 繼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