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08年日歷的開啟,對于全國180萬公安民警來說,意味著一場大考進入了倒計時。
從2006年開始的以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為主要內容的“三基”工程建設,進入了最后一年,成效究竟如何,將在這一年被全社會所考量。而今年就要舉行的奧運會,也將成為檢驗公安工作最直接的試金石。
事實上,從“遍地開花”的警務室,到“鼠標”辦案的神奇,我們已初嘗“三基”工程建設的成果。也許,我們更為關注的是,在三年階段性目標實現之后,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能否上升為制度規范,形成長效的工作機制。
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一年,舉世矚目的奧運會要在這一年舉辦;2008年,對于全國180萬公安民警來說,也是意義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這是“三基”工程建設的決戰之年,奧運會的安全保衛工作將成為全面檢驗成效的最好的試金石。
“三基”工程建設的種子早在2006年就已播下,今年能否結出累累碩果?2006年描繪的藍圖,今年能否一一成為現實?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和展望。
警務室“從無到有”
2008警力繼續下沉實現科學布局
2007年11月1日,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頭道派出所。
隨著QQ頭像的閃爍,遼寧省第一個“網上警務室”正式成立。在線咨詢、案件受理、舉報投訴……網上警務室的專職民警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回復和幫助。
不久前,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女孩回丹東探親時丟失皮包,她幾乎每天都通過QQ詢問皮包是否找到,省去了打長途電話的麻煩。
“網上警務室雖小,但卻大大方便了轄區居民。”值班民警介紹說,第二代身份證辦好后,他們在QQ里給居民留言,居民們再也不用來回奔波打聽消息了。
夫妻農村警務室在大山深處安了家;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務室將“小型派出所”開到了群眾的家門口……仿佛在一夜之間,從農村到社區,從現實到網上,大大小小的警務室在全國各地生根發芽。
而這背后的促因是,2006年9月,實施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被作為推進“三基”工程建設的重要載體。正是從那時起,“警力下沉”逐漸成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詞匯。
警力下沉帶來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以前派出所是公安機關的最基層,如今警務室成了老百姓的“貼身保鏢”;以前民警下班休息時間,正是犯罪分子猖獗之時,如今變“被動警務”為“主動警務”,實現了“老鼠”什么時候露面,“貓”就什么時候上班。
“社會治安更好了,辦事更方便了”是老百姓對警務室最質樸的褒贊。
據權威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基層一線警力達到95萬余人,其中派出所總人數達到49萬余人,全國絕大多數省市區實現了縣級公安機關基層一線實有警力占總警力85%以上的目標。全國共建立社區和農村警務室16.9萬個。
記者了解到,2008年公安部要求繼續深入推進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大力推進基層勤務機制改革,基本建立符合實戰要求、科學高效的基層勤務機制。同時要加快縣級公安機關機構改革步伐,進一步精簡機關、整合資源,推動警力下沉、警務前移,實現基層警力的科學布局。
“鼠標”辦案不再是神話
2008初步形成信息化應用全警共享
鍵入密碼,進入辦案頁面,輕車熟路敲入辦案記錄,一個“Enter”鍵,案件備份瞬間流轉到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的數據庫,一起斗毆案件在短短的兩分鐘內輕松搞定。
操作者是年近50歲的宿遷市泗洪縣公安局峰山派出所民警施克友。去年他還是個地地道道的“電腦盲”,而如今卻熟練地運用起了網上辦案系統。
民警施克友的“脫胎換骨”,只是全國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
信息化應用是打基礎的關鍵環節,“三基”工程建設要求公安機關以建立情報信息平臺為載體,把獲取情報信息作為基礎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利用情報信息作為打擊、防范、控制違法犯罪的有效手段,實現基礎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礎化。
2007年6月19日晚,夜色朗朗。宿遷市公安局宿豫分局指揮中心主任尹者剛值夜班。登錄警務平臺,尹者剛一邊瀏覽警情警訊,一邊忙碌地進行信息研判。
突然,一則警情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利用平時總結出的“旅館業信息查詢研判法”,對這則警情進行了反復的信息碰撞,信息甄別,信息確認,他發現警情中上海警方通緝的一名逃犯正藏匿在江蘇省南通市一旅館內。
“鈴……”一個電話,直接通知南通警方。南通警方迅速出擊,將這個逃亡多年的家伙來了個“甕中捉鱉”。
“之所以能快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正是因為依托了先進的警務平臺,通過信息的比對、甄別、研判,可以大幅提高破案的效率。”公安部研究室副主任、“三基”辦副主任王貽星說。
據了解,“三基”工程建設實施以來,各地普遍建立了以人口管理為核心的綜合警務信息應用系統。絕大多數基層所隊接入了公安主干網,派出所聯網率達到98.4%以上,信息化手段成為偵查破案新的增長點。
來自公安部的權威數字顯示,2007年1至11月,全國公安機關破案數、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提請批捕人數同比分別上升8.1%、0.9%和4.9%。
公安部要求,2008年各地要基本建立綜合性警務信息應用平臺,使80%以上的業務信息在采集、使用、維護上實現信息化流程,初步形成全警采集、全警應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應用格局。
基層所隊悄悄“換臉”
2008七千所隊無房危房問題待解
藍底白字的橫式門頭,中間警徽高懸,左右兩邊分別標識著“公安”的中英文字符。從2006年開始,全國各地派出所陸陸續續“舊貌換新顏”。統一的外觀,統一的標識,派出所悄悄“換臉”,顯得更加莊重、親和、醒目。
“長期以來,部分基層派出所辦公用房陳舊,辦公條件惡劣,警務保障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不利于更好地打擊犯罪、維護治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王貽星告訴記者,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統一外觀標識,改善辦公條件和警務保障條件,不僅有利于增強基層公安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提升公安機關正規化建設水平和公安隊伍的新形象,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職責,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數據顯示,經過兩年的大力建設,全國公安機關新建、改建無房、危房基層所隊1.38萬個,其中派出所1萬多個;為基層所隊新增汽車5.7萬輛,新增計算機29萬臺。全國縣級公安機關公用經費保障標準實現了基本達標。
“基層基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是離實現三年為期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王貽星介紹說,迄今為止,全國仍有7000多個基層所隊無房、危房問題尚未得到解決,4400多個派出所尚未完成外觀標識統一。
據介紹,在“三基”工程建設中,“硬件”建設是基礎、是保障。2008年,公安部將繼續抓好“硬件”建設。特別是針對無房危房所隊數量多、縣級公用經費保障標準落實有困難的地方,公安部要求采取領導包點、重點督導、集中整改等有效方式,切實幫助其改變落后面貌,爭取基本解決“無房、無汽車、無電話、無電腦”等“四無”所隊問題。
“軟件”建設無限
2008“三基”經驗將上升為制度規范
2007年6月19日,遼寧省沈陽市人民警察培訓中心警體館。220名民警分成8個方陣,背后是一行大字:崗位法律法規一口清現場演示。
巨大的電子屏幕上,開始飛快地隨機閃過每一位民警的名字。
“一起非法集資案的200名受害者封堵了××大街,現場指揮員應如何處置?”
被抽到回答“實戰指揮試題”的,是站在“區縣領導班子”方陣第一排的新民市公安局副局長楊玉光。
“首先,發布通告,限期離開;其次,調動交警,疏導交通;接著全程錄像,保存證據……”楊玉光挺胸昂首大聲回答。
“回答正確!”大廳里響起熱烈的掌聲……
“基層民警有無過硬的執法素質,直接決定著執法水平和執法能力的高低。一線民警沒有完備的法律素質,就難以正確處理執法實踐中復雜多變的現實問題。”王貽星說。
“三基”工程建設要求廣大民警苦練基本功,對于基層所隊民警來說,就是要通過學習、訓練,真正做到“三懂”:懂方針政策、懂法律法規、懂業務知識,切實做到“四會”:會擒敵自衛、會執法執勤、會管理服務、會群眾工作。
2007年12月15日,以“基本法律知識考試、執法辦案卷宗考評、信訪工作考查”為主要內容的“三考”拉開了帷幕。全國162個縣級公安機關的近8000民警參加了全國統一考試。
“硬件”建設是有限的,“軟件”建設是無限的。在“三基”工程建設中,“軟件”建設是核心、是靈魂。公安部表示,2008年,各地公安機關要在繼續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好“軟件”建設,特別是要深入實施“三考”工作和大力推廣“戰訓合一、輪訓輪值”、“法律法規一口清”等練兵模式。
2008年,是實現“三基”工程建設三年任務目標、全面體現社會成效的決戰之年。公安部明確,必須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務必實現各項任務目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基’工程建設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關鍵是看社會效果。評價‘三基’工程建設的社會效果,重點是看能否有效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而最根本的還是看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隊伍形象和社會治安是否滿意。”王貽星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安全保衛工作將是全面檢驗“三基”工程建設成效最好的試金石。同時,公安部對各地“三基”工程建設的考核驗收也將把社會效果作為重要考量因素。
王貽星還透露,在“三基”工程建設階段性目標實現之后,公安部將認真總結“三基”工程建設的經驗做法和規律特點,努力把各項部署要求和經驗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固化為打基礎、管長遠的常態模式,形成今后一個時期加強公安基層基礎建設的長效工作機制。(記者 徐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