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在世界聚焦中國之時,好事壞事都會放大。但同時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天不會塌下來”
2008年伊始,中國儼然成了世界主流輿論的中心話題。但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極盡贊美中國的同時,“中國威脅論”等過去西方炒作的話題,也必將在新一年繼續發酵;臺海局勢、周邊外交、大國關系變化等等,也都將成為中國外交的新挑戰。
中國外交在新的一年應該如何布局?1月5日,《國際先驅導報》就此專訪了中國資深外交家、前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
韜光養晦一百年
《國際先驅導報》:如果把國際形勢比做一盤棋,你認為2007年棋局的最突出特點是什么?
吳建民:2007年國際局勢繼續保持冷戰后的總體特點:大國關系總體穩定,合作、摩擦和競爭相互交織,但合作是主流。具體看,這一年國際形勢有三大特點:首先,中日關系轉暖是大國關系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其次是 俄羅斯與歐美關系的緊張。雖然這種緊張眼下沒有趨緩的跡象,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羅斯與歐美的關系會退回到冷戰時代。另外,中國跟主要大國關系總體持續發展。可以說,2007年的中國外交是漂亮的。
《國際先驅導報》:中國任命了中東問題和蘇丹問題等特使,外電認為中國外交越來越主動,與以往的韜光養晦政策不同了。
吳建民: 中國更多地介入國際事務是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期待在增長的需要,更是中國國家利益的需要。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外交需要采取更加開放的姿態,這樣才能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但是,不能把這些與韜光養晦對立起來,韜光養晦的意思是不當頭、不扛旗,中國并沒有當頭,也沒有扛旗。因此,“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依然是中國外交的指導思想。溫家寶總理曾說,“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起碼要管100年。
天不會塌下來
《國際先驅導報》:2008年是奧運年,據說將有超過70個國家的元首或其他領導人到訪北京。奧運會是不是中國今年外交大有作為的契機?
吳建民: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有7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匯集。我估計,北京奧運會前來出席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會突破雅典奧運會時的數字,這也將創造中國外交史上的紀錄。眾多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親自來中國看一看,是他們了解中國的好機會,也是增進中國與世界友好、推動合作的好機會。
《國際先驅導報》:今年全球目光聚焦中國,中國是否應該更加謹慎?
吳建民: 一方面,在世界聚焦中國之時,好事壞事都會放大。但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天不會塌下來,發生了問題,按照國際慣例,依照國內法律來處理,是什么問題就是什么問題,平常心對待,向世界展現出一個民主法制的中國。我們國家在這些方面處理能力是很強的,奧運會肯定會辦得很成功。 但中國人也不能心胸狹隘,比如中國得了金牌就鼓掌,外國人得了金牌就罵娘,那不是中華民族的本性。
“臺獨”各種可能性
《國際先驅導報》:2008也是大選年,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將進行領導人選舉。今年3月份,臺灣地區也將舉行領導人選舉,你覺得臺灣選舉會給中美關系造成沖擊嗎?如果臺灣當局鋌而走險,大陸是否已經有了應對預案?
吳建民: 在中美關系中,臺灣問題是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問題之一。“臺獨”分子想挑起事端導致地區局勢緊張,是全世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160多個國家反對臺灣“入聯公投”,說明保持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全世界的利益。美國很清楚中國的立場,希望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中國不是焦點。
對于臺灣“入聯公投”,我們一方面要保持高度警惕,堅決反對“臺獨”分子為非作歹,另一方面要看到兩個大趨勢:第一,任何一個國家都在走向繁榮的時候走向統一,衰弱的時候走向分裂,這是古今中外的鐵律。中國正走向繁榮,而且崛起的規模和速度是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這說明時間是站在大陸一邊的;第二,國際社會一致反對是個大趨勢,因此臺灣“入聯公投”的伎倆是徒勞的。有了這兩個大趨勢,我們擊敗臺獨的挑釁很有信心。 至于一旦臺獨分子鋌而走險,大陸怎么辦?我想中央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
要遏制民族主義
《國際先驅導報》:最近越南國內出現了一些對中越關系發展不利的事情。中國該如何面對越南國內這種動向?
吳建民: 國家之間關系再好,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分歧。我們處理分歧的基本立場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分歧。一些國家民族主義勢頭上升,這同時也損害其自身國家的利益。什么是民族主義?就是認為自己好,排斥外來的。這不符合當今全球化形勢下的國際合作,任何一個國家不可能關起門來取得發展。因此,雙方都應該認識到民族主義泛濫有損雙方的共同利益,應該通過溝通和磋商的方式,共同遏制民族主義。
《國際先驅導報》:那么2008年中日關系是否步入坦途?
吳建民:我對中日關系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中日兩國的合作潛力巨大,尤其是在能源與環保領域上。假如有一天,中國的老百姓說,空氣質量好了,是因為中日合作;水質好了,是因為中日合作;環境好了,是因為中日合作。我想,這會成為推動中日關系發展的強大動力。
當然,中日之間存在的問題不能回避。在歷史問題上,此次福田訪華在北京大學的演講講得好,很誠懇。如果歷史問題有這樣的基礎,一定不會成為中日友好的阻礙。在東海油氣田問題上,共同開發的原則已經確定,接下來是如何共同開發,這需要雙方通過談判尋求解決方案。在臺灣問題上,只要日本堅持中日三個聯合公報的立場,就不會出現問題。
“價值觀外交”過時了
《國際先驅導報》:德國從去年9月開始對中國實行“價值觀外交”,其他歐洲國家有沒有可能效仿德國?
吳建民: 價值觀外交本身是一種過時的觀念,在當今世界推行價值觀外交是沒有前途的。因為價值觀的不同源自文化的不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你能搞成大一統嗎?這是不可能的。搞價值觀同盟就是搞“宗教戰爭”了,會把人類引進死胡同。因此,價值觀外交是一種狹隘過時的觀念,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默克爾會見達賴,不僅中國批評,其在國內也遭到多方責難。
我不認為歐洲其他國家會仿效默克爾的價值觀外交,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的。去年年底中歐領導人會晤發表公報,對中歐關系現狀表示滿意,中歐關系是向前發展的。
《國際先驅導報》:2008年,“中國威脅”、“中國責任”、“中國制造”等西方操縱的話題相信還會繼續,你認為中國的外交棋局應該如何布局?
吳建民:中國崛起將會走過一條荊棘叢生的道路,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中國塊頭太大,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13億人的崛起。因此,“中國威脅論”會伴隨中國崛起的全過程。
“ 中國責任論”與“中國威脅論”不同,中國要負起什么樣的責任,我認為有四個方面:第一,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第二,中國參加了幾百個國際公約,按照聯合國憲章、國際法準則辦事,按照國際公約行事;第三,當今世界面臨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我們應該有所作為;第四,面對恐怖主義、流行疾病、氣候變暖、環境惡化等人類共同的挑戰,中國應該積極發揮作用。
可以肯定,2008年的中國外交會在2007年的基礎上繼續推進。至于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是要平常心對待,切忌問題簡單化,既不夸大,也不縮小,解決問題就是了。 (記者 梁輝)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