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5日電 “行政區劃是政府管理的規則,消費水平是企業市場運作的商業規則,這與地域歧視無關”,昨日,呼吸屋(北京)公司因在招商中把重慶列為“三流”城市而被經銷商告上法庭,該公司日本顧問藤井正臣喊冤,“我們日本人到中國經商,只能是在商言商,希望不要拿行政規則那一套來替代商業規則”。
今年9月10日,重慶的陳先生與呼吸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意向書》,當時約定重慶市按一類城市代理標準執行,畢竟重慶是中國的直轄市。
不過兩個多月以后,呼吸屋公司通知陳先生按照三類城市代理標準加盟,因為按照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重慶只能歸入“三流”城市之列,這樣一來陳先生首期投入要多付50多萬元。
屢次協商不果,昨日,一怒之下的陳先生以違反了《合作意向書》、招商搞區域歧視為由,把呼吸屋告上北京市平谷區法院,要求呼吸屋按原先約定的合作條款與原告簽約,并向原告賠禮道歉。
“在日本、韓國、北歐等地區,呼吸屋作為一種產于日本的高檔生態壁材,一直將消費人群定位在高端”,被告消息傳來,呼吸屋公司的日本顧問藤井正臣先生解釋稱,“為保證全球推廣過程中品牌定位的一致性,所以呼吸屋變最初的行政區劃為消費水平進行劃分,于是出現了重慶位列三線城市的狀況,”。
原告的代理律師梁炎廷律師認為,呼吸屋的做法完全不尊重國家的行政區域劃分,是典型的嫌貧愛富。不過,藤井正臣反對認為,陳先生是在把企業內部問題社會化,對企業施加社會壓力。
藤井正臣一直強調,在呼吸屋公司內部,把重慶定為三線城市,這是企業商業運作開發的權利;同時這種劃分也是為了保障合作伙伴的利益,畢竟在商言商,這與地域歧視等絕對無關,不能拿政府管理的行政規則來替代商業法則。
曾長期在日本生活的呼吸屋(北京)科技公司總經理任淑會女士稱,因長期定居日本,到北京經商才發現,中國人計劃的東西很多,還不是很商業,這場官司就是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