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靠“遞條子”、“打招呼”進機關事業單位的臨時聘用人員即將被全面清退。日前,湖北省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在全省機關事業單位清理臨時聘用人員,推行臨時聘用人員“人事派遣制度”。此消息一出,引起人們對臨時聘用人員的關注。有人說,臨時聘用人員是只“軟柿子”。
“近年來,一些地方和單位出現較為嚴重的臨時人員聘用、管理不嚴格不規范等問題,進人自由一方面加重地方和單位財政負擔,另一方面擾亂人事編制,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湖北省人事廳綜合計劃處張小鳴處長稱。
湖北省政府通知要求,全省各級機關事業單位目前所有臨時聘用人員均屬檢查清理對象,重點清理未按有關規定簽訂聘用合同人員、聘用合同不規范人員等。11月底以前,各地、各部門對臨時聘用人員進行自查清理;12月底以前,省政府將分赴各地抽查驗收。
“一刀切”是否合乎情理
有人認為,并非所有臨時聘用人員都是通過遞條子、打招呼進入機關事業單位的;并非所有臨時聘用人員都沒有簽訂聘用合同;并非所有臨時聘用人員都是吃閑飯的;當然也并非所有臨時聘用人員都在做有損單位形象之事。那么,如此一刀切地“全面清退”臨時聘用人員,于情于理是否講得通?
武漢市洪山區某機關單位,現有工作人員200余名,其中臨時聘用人員有20余名,主要在打字員、司機等輔助性崗位上工作。該單位一名司機告訴記者,如果被清退,心里多少有點不舒服,不過自己有一技之長,應該可以再找到工作。
張小鳴處長說,此次清退臨時聘用人員的目的是規范人事管理,清退過程是先規范、后使用。湖北省將推行臨時聘用人員“人事派遣制度”,將機關事業單位與臨時工作人員的關系改變為人力中介派遣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通過人力中介公司聘用臨時人員。機關事業單位與中介公司簽訂協議,由中介公司負責招聘派遣并與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可以解決機關事業單位包人、養人的問題,也可以避免勞動糾紛。此次被清退的臨時聘用人員,如果有能力而且愿意繼續留在原崗位工作的,可以通過中介公司人事派遣的方式回到原有崗位工作。對學歷高、能力強的技術性崗位的臨時聘用人員,也可以通過單位的招聘考試進入。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李和中教授認為,清退臨時聘用人員對規范人事管理是有積極作用的。不過應該拿出相關的配套政策,解決被清退人員的工作問題。被清退人員如果參加招聘考試,在同等條件下,可以依據他們以往的工作經驗,優先考慮。
臨時聘用人員是否有法律保護
一位市民在其博客上這樣寫:很多機關事業單位的臨時聘用人員任勞任怨,得到的報酬卻少得可憐,“同工同酬”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奢望。他們中的很多人是通過正規途徑競爭上崗的,并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他們的權益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保護。不知道湖北省“全面清退”臨時聘用人員時,有沒有相應的措施保障這些被清退人員的正當權益?
張小鳴認為,此次清退臨時聘用人員也是為了配合即將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明年1月1日,新法實施后,勞動合同就要按新法的規定重新簽訂,舊的勞動合同也將解除。對于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相當長時間的臨時聘用人員,清退后,會給相應的經濟補償。以后推行的人事派遣制度,也是為了保護臨時聘用人員的權益。通過中介公司的人事派遣,臨時聘用人員與中介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在新勞動合同法范圍內得到保護。
在湖北某地方高校,一位沒有編制的輔導員說,現在還沒有與學校簽勞動合同,也不是很擔心被清退,因為已經干了三年輔導員,現在也正帶著畢業班,而且自身工作也還比較出色。如果按照人事派遣,簽訂勞動合同,也很好,畢竟“三金”(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有了保障。
張小鳴說,高校屬于財政差額撥款單位,用人制度上可以靈活些。對臨時聘用人員,不一定按人事派遣制度進行,學校可以直接與臨時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臨時聘用人員與公務員“出口”為何不一致
臨時聘用人員干著正式人員該干的活,有的還干得挺好,卻有隨時被清退的可能;而某些公務員樂得逍遙,無所事事,卻能始終捧著鐵飯碗得過且過。不少人對此有些想不通。
張小鳴認為,對人員進行考核,清退不適應崗位需要的人員,進行市場化管理,這是人事管理的一個趨勢。對于在編人員中存在的問題,的確需要解決,但是其中有新政策與舊政策的區別,“新人”用新辦法,“老人”用老辦法。
對此,李和中教授認為,所謂“出口”不一致,因為他們的考核機制不同。機關事業單位聘用臨時人員,主要是在一些輔助崗位,要根據崗位需求和崗位能力進行考核,并簽訂勞動合同。而在公務員系統中,不全都是鐵飯碗,也有聘用制的。
11月11日,遼寧省大連市在世界博覽廣場舉行2007大中專畢業生招聘大會。350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8000多個,吸引數萬求職者前來應聘。(胡新橋 余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