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銘記和深刻認識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新一屆黨中央為推進改革開放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黨的十七大報告全景式、大跨度地回顧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用“三個面貌”的變化和新時期“三個最”的論述,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改革開放偉大歷史成就;用“三個永遠銘記”,濃墨重彩地謳歌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艱辛探索和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功績;用“十個結合”,全面深刻地總結了改革開放新的寶貴經驗。這樣,黨的十七大就把論述改革開放給當代中國帶來的發展進步,落實到了既見物又見人上。
應當說,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回顧改革開放偉大歷程時,開宗明義強調的關于中國人民、社會主義中國、中國共產黨這“三個面貌”的歷史性變化,是對我們黨在新時期偉大成就實事求是、鼓舞人心的精辟概括;同樣應當說,黨的十七大報告關于新時期“三個最”的舉世矚目成就的估價,是對我們黨在新時期偉大成就,在另一個層面的實事求是、鼓舞人心的精辟概括。近30年來,在改革開放推動下,我國所出現的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和黨的先進性的全面增強,在這些論述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馬克思說過,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而黨和人民又是推動革命向前發展的領導力量和主體力量。我們要觀察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從哪些方面推動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不能不對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作一番深入考量。
近30年改革開放帶來的最深刻的變化,是人的變化,首先是中國人民面貌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就是,在這場以撥亂反正、解放思想為先導的深刻變革中,中國人民以實事求是取代了“兩個凡是”,長期窒息人們思想的許多舊觀念受到了很大沖擊,積極變革、勇于開拓、講求實效開始成為人們精神狀態的主流,他們在黨的領導下,以改革開放為動力,萬眾一心地為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而團結奮斗、頑強奮斗、不懈奮斗。在這場深刻變革中,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以思想解放推動了改革開放,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封閉半封閉到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深刻轉變,十幾億人口的中國正在創造著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在這場深刻變革中,中國共產黨的面貌所發生的歷史性變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執政黨思維取代了革命黨思維,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在勇敢地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的過程中,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轉變黨的執政方式,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使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近30年改革開放帶給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還深刻地體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闡述的新時期“三個最”上。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正是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使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正是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和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165億美元增長到26269億美元,年均增長9.7%,遠遠高于同時期世界經濟平均3%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四;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提高到17607億美元,上升為世界第三;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扣除物價因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了5.7倍;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2000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前不久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表明,過去25年來,全球脫貧事業所取得的成就中,有67%的成就歸功于中國。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正是在與時俱進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黨不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同時,拓展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當代中國的這一切發展進步,是怎么來的呢?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全黨同志撫今追昔、飲水思源,做到“三個永遠銘記”。應當說,這“三個永遠銘記”既飽含深情,又具有歷史的縱深感,生動地體現了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薪火相傳、接力推進的。
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承、發展并成功推向21世紀的。
緊接著這“三個永遠銘記”,黨的十七大報告還有一段承上啟下的重要論述。這就是:“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這段重要論述表明,先輩回眸應笑慰、擎旗自有后來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在繼承和發展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創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所謂繼承,就是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所謂發展,就是明確提出了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們黨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時,正是把它作為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原則之一來強調的。也就是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既要用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來推動深化改革,又要在深化改革中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這正是改革開放能順利完成攻堅克難的重要保證。從這個意義上來領會黨的十七大報告主題中關于“一個始終不渝”和“四個堅定不移”的重要論述,人們當可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
毫無疑問,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和國家有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這樣堅定、堅強、堅韌的中央領導集體引領,就一定能夠使鄧小平同志開創的、江澤民同志進一步發展了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得到繼承和發展。毫無疑問,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擔當起來的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就一定能在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扎實的奮斗中得以實現。
深刻理解我們黨在近30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創造的“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在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分別作出改革開放階段性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從總結近30年改革開放整個歷史進程著眼,緊扣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何才能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全方位、大力度地總結概括出“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