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黨章修正案體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將推動黨內及地方的創新實踐
入秋的北京,楓葉已紅。10月26日,十七大《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公布的第二天,來自全國各地黨校的一批教師學者即匯聚在北京西郊某會議中心,對新章程進行了學習研討。
據《瞭望》新聞周刊了解,近期類似的學習班、研討班不在少數,對新黨章的解讀也盡顯縱深和廣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黨內“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的良好氛圍。
黨章研究專家、中央黨校教授葉篤初在研討會期間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七大對黨章的修改,對未來黨的政治、組織、制度法規建設將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躍進為法規形態
此次黨章修改,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黨內分析人士指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經驗,有跡可循。十二大以來的黨章修改過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推進和完善的過程。
1992年召開的十四大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正式寫入黨章,1997年召開的十五大,以黨章的形式最終確立了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并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2002年召開的十六大,則在黨章中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規制在指導思想系列。
據了解,此前黨內理論界已有呼聲,認為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同階段的成果,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可以通過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進行涵蓋。
“此次黨章修改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觀念形態一舉躍進為法規形態。”葉篤初教授說。他表示,將這樣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寫入黨的最高法,既有利于從根本原則上維護黨章的穩定性、連續性,又有利于發揚黨內理論的創新精神,保證黨章的高度實效性。
新修改的黨章還增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內容。葉篤初認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旗幟、事業迄今為止在黨章中得到最完整的體現,“可以認為,十七大黨章達到了十二大以來黨章的最高成就。”
章程既重約束也重推動
專家指出,此次黨章修改在原則上保持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充分體現了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一方面表現在新黨章具有的高度實效性,另一方面也表現在此次黨章中作出了許多具體細致的改動。
曾參與十四大黨章修改的葉篤初告訴本刊記者,此前多次修改黨章的過程中,學術界有人認為黨內制度法規缺乏預見性,出臺滯后是黨的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之一。
而此次,科學發展觀從提出到寫入黨章,經歷了四年多時間,與此前寫入黨章的理論思想相比,時間有所縮短,充分體現黨在理論創新上的與時俱進。
葉篤初認為,黨章的創新精神和實效性,有助于以制度建設推動其他黨內建設。
此次黨章修改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增寫了多方面內容,葉篤初認為,這些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延伸出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都被寫入十七大黨章,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成熟和完善,將喚起全黨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
將帶動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創新完善
葉篤初告訴本刊記者,十七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也必將帶動新一輪黨內法規制度的建設。可以預見,今后幾年時間內,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將加快創新和完善的步伐。
據介紹,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以黨章為基本法,下面可以依次分出準則、條例、規定、辦法等多個層級。在完善法規制度體系的過程中,通常采用以具體法規完善基本法規的方式。
十七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中,在黨的制度建設方面增寫了四個制度性規定。專家分析,以黨章規定實行黨代會代表任期制為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涉及建立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代表提議處理和回復機制等一系列問題,將來必然要制定專門的規定。
此外,巡視制度雖然積累了較多的實踐經驗,但其現行辦法仍帶有一定的探索性質,目前僅限于中央紀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關于中共中央紀委、中共中央組織部巡視工作的暫行規定》《關于中共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履行監督職責的意見》等配套規定,未來也很可能出臺更高層級的具體法規。
葉篤初判斷,未來幾年,不僅中央將加緊出臺黨章的具體配套法規,力促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創新完善,各地也將根據中央精神和本地實際情況,探索對黨內法規制度的創新。
記者 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