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給北京的社會公共事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今年,北京市在文教衛體、公共安全、社會福利等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投入,預計是40個億,比2006年增長了20%。事實上,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投入增長,從很早就開始了,而2000年申奧成功,則成為這個增長的關鍵節點。2004年,北京市政府在社會公共服務項目的固定投資為20.2億元,2005年是26.5億元,2006年是32.7億多元,2007年又將增長20%。
政府投入的增長會不會只是為了成功舉辦奧運會?奧運之后,社會公共事業領域的財政投入會不會縮減?“奧運之后,社會公共服務的財政投入絕不會縮減,還將更多!”北京市發改委委員梁昌新肯定地預測了奧運之后,北京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走向。
奧運極大地帶動了北京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讓政府有更多的財政能力,投入到各項社會公共事業建設中———全民健身運動有免費的設施,福利院的孤兒將得到更多的政府補貼和教育保障,低保人群享受的標準也會“水漲船高”。
種種跡象顯示,北京市政府對和民生有關的問題越來越關注。“社會公共服務領域建了持續穩定的增長機制,這個機制是以前沒有的,是一個制度上的突破,政府從制度安排上更加注重民生的發展。”發改委官員梁昌新的表態似乎還不止于此,它明確了社會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能,政府在投入方面是主要的。(吳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