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轉型:從“書齋”到“演兵場”
在軍事科學院采訪,記者常常為尋找一名專家從辦公室追到演兵場。
今天,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已經完成了從“秉燭學術殿堂”到“馳騁演兵沙場”的角色轉變,奔向一片片軍隊發展改革的試驗田。
在廣大官兵眼里,這些充滿智慧的人,仿佛演兵場上的一簇簇篝火。
、邔<覍W者進駐“中軍帳”
去年6月,全軍軍事訓練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交流的10份材料中,軍事科學院專家執筆撰寫的占了3份。
會議剛剛結束,該院“軍事訓練變革網上論壇”點擊率就直線上升。幾個月后,機關從2000多份有價值的跟貼中精選出數十篇,匯編成論文集和觀點薈萃,專家們爭相傳閱,一時洛陽紙貴。
與此同時,專家們出現在全軍各大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和軍兵種部隊訓練協作區。蔣亞民、姚江寧、段倫宗等訓練專家深入部隊演兵一線調查論證,把部隊訓練轉型實踐中的“瓶頸”問題帶回研究室,展開新一輪攻關,撰寫出《推進我軍特色軍事訓練變革的戰略思考》、《積極推進信息化條件下我軍特色的軍事訓練變革》、《努力推進我軍軍事訓練又好又快轉變》等一批研究報告。
訓練場上能攻關,演兵場上善謀略。在剛剛結束的“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合反恐軍演中,研究員鄭守華作為導演部理論專家組成員全程參加演習。部隊出征前,他為官兵們上了一堂《中俄兩軍反恐情況研究》的輔導課,牽頭撰寫了《反恐作戰理論成果匯編》和《反恐戰例精選》兩本手冊。在戰役指揮部的演習推演中,他提出的“敵情分析和作戰計劃應突出反恐作戰特性”等建議被采納,有力地促進了與外軍的指揮協同。演習結束后,他撰寫的《運用作戰理論指導聯合軍演》的總結報告,受到總部高度重視。
、嗲橄挡筷牳母铩霸囼炋铩
2003年早春,軍事科學院著名軍制學專家王法安帶領課題組向軍委總部遞交了一份學術報告,建議在全軍開展大聯勤改革。
第二年,全軍大聯勤集訓在京舉行。此后,軍事科學院承擔了“大聯勤背景下作戰指揮與后勤指揮的關系”等課題攻關任務,撰寫的《我軍大聯勤體制模式研究》、《我軍大聯勤總體方案研究》、《三軍一體化保障研究》、《我軍大聯勤體制下軍兵種部隊后勤保障管理問題研究》等4個研究報告進入高層決策。
春去秋來,軍委總部賦予濟南戰區的大聯勤試點任務到了收獲的季節。去年,軍科軍隊建設研究部將近三分之一的力量,投入到軍委總部組織的試點成果評估中。通過對濟南戰區陸軍部隊、濟空、北海艦隊和第二炮兵某基地的全面調研,該部傾兩個研究室的力量撰寫出一份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評估報告,受到軍委總部的好評。
在我軍每次重大改革的前夜,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都一次次地把理論創新的種子,播灑在部隊的“試驗田”。
為建立我軍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指揮理論體系,軍事科學院課題組3年完成了33個相關課題研究,擬制出司令部條例、聯合作戰指揮、聯合戰役協同等方面的軍事法規,組織撰寫了《我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研究》等12份研究報告,編著了《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研究》等8部理論著作。為我軍在這一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石。
同時,他們還展開了《21世紀初期軍隊建設發展規劃》課題研究,從理論高度回答了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軍隊建設管理教育的影響、新時期軍隊建設特點規律、士官隊伍建設發展等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對策和建議。
、帷败娍凭瘛毕窦t燭燃燒
半個世紀前,軍事科學院建院之初,葉劍英元帥題詞倡導科研人員:“三更燈火五更雞,甘把忠骨埋紅山!
半個世紀來,軍事科學院有這樣一句話代代相傳:“板凳寧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當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們總結“軍科精神”時,“解放思想”、“科學精神”、“實事求是”、“不計名利”等成為點擊率最高的詞匯。
軍事理論肩負指導軍事實踐、引領軍事變革的歷史使命。在轉型期的眾說紛紜中,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們始終堅守著神圣的學術陣地,科學嚴謹地解答著每一個時代課題。
2006年5月14日,突發的心臟病,奪去了軍事科學院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研究室主任、專業技術少將研究員于汝波61歲的生命。
然而,他留給人們的精神遺產,卻像長明的紅燭,依舊在這所中國軍事科學的殿堂里燃燒。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黃星說,在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挑戰面前,我們需要這樣的科學標尺和清醒認知。在我軍建設全面轉型的歷史機遇期,我們需要這樣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在軍隊建設發展的重大決策面前,我們需要這種正本清源、披肝瀝膽的理論勇氣。
世界軍事研究部資深研究員陳學惠,在總部組織的一次有關一體化聯合訓練探索實踐的討論會上,以他30年的研究心得,陳述了一些國家軍隊在這一領域探索實踐的3條基本規律,提出了他的獨到見解。他告訴記者:“一般說來,發展的思路出自反思,而反思需要深刻認知和獨立思考,需要一個學者不唯上、不媚俗的批判精神!焙髞恚囊庖姳簧霞壊杉{。
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理論體系,指導和牽引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和軍事實踐——為了明天的戰爭,為了永遠的和平,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學者群體正走上這新的漫漫征程。(丁海明 包國俊 姜文明 郭瑞宏)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