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引導公民通過慈善組織做慈善
背景:8月27日的新華視點以《中國慈善遇法律瓶頸》為題,報道了山東青島市嶗山區小飯館老板王明殿累計捐助100余萬元,反而招致138人上門“索捐”甚至暴力勒索的尷尬境遇。此前爆出過重慶萬州玻璃店老板李富華狀告受助人、北大前碩士研究生段霖夏私自退學事件。
新京報:“八分齋”等人的境遇,與前后爆出的重慶萬州李富華和山東青島王明殿事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個人對個人”的慈善行為招致的慈善尷尬。現有的法律能為王明殿和李富華等人提供有效的保護途徑嗎?
楊團:他們的遭遇再次說明,“個人對個人”的慈善行為成本大、風險高。因為對受捐人的經濟狀況進行調查、對資金進行管理、對受捐人接受捐贈以后的行為的監督,都是僅憑個人之力很難做到的。所以要成立NGO組織,要用組織化、制度化的方式來化解成本。具體的辦法,一個是自己成立基金會或者慈善機構,一個是委托現有的基金會或者慈善機構。2004年通過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為捐助人成立各類非公募基金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建立基金會不僅可以降低慈善管理的成本,而且,可以為捐助人提供組織和法律保護。
鄭功成:通過機構來做善事,應當成為國人參與慈善活動的理性途徑。因為合法的慈善機構才更具備施助的功能及更好地掌握受助者信息的能力。上述個案如果由中華慈善總會或其他慈善機構來實施,絕對不可能出現捐款剩余被受助者用來謀利的現象。如果利用善款去辦公司,不僅會遭到捐助者的譴責,甚至可以依照詐騙罪論處;強索捐獻更為法律所不允許。
新京報:如果說成立非公募基金會是一個可行的選擇,但是像王明殿和李富華那樣的人,只是想做做好事而已,而無意從事慈善事業,因而成立基金會的動機不是很充分。他們該如何獲取保護呢?
楊團:國人應該轉換觀念,既應拋棄“個人對個人”的“行善”方式,轉而需尋求“機構對個人”的捐助機制,同時,還要戒掉“政策依賴癥”。不要只是盯著某幾個政策的缺陷不放,為什么不想想如何另辟蹊徑呢?事實上,現行法律還有很大的空間沒有被利用起來。比如,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200萬元即可成立非公募基金會,幾個人聯合起來成立一個非公募基金會的難度實際上不是很大,只要能找到主管部門就行。慈善事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捐款人之所以愿意成立基金會來與社會團體和受捐人打交道,就是因為他們發現通過基金會來處理問題更便利、風險更低。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