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30日電 中國政府網今天刊出了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如下:
曾培炎副總理在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7年7月27日)
退耕還林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一項重點工程,也是惠民濟民的一項重要措施。幾年來,退耕還林工程順利推進。在此基礎上,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對于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十分重要。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非常關心,溫家寶總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有關部門在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政策意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了研究,決定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補助。今天召開這個座談會,主要是聽取有關地區對退耕還林補助政策的意見,部署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的工作。剛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務院西部開發辦副主任王金祥就有關政策做了說明。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實行退耕還林8年來,各有關地區和部門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廣大群眾積極參與、認真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總體進展順利,成效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進了生態建設。退耕還林實行錢糧直補到農戶、檢查驗收到農戶、林權落實到農戶等政策,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造林護林的積極性,保證了造林任務完成、造林質量合格。到2006年底,已累計完成退耕地還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05億畝,封山育林2000萬畝。據林業局、統計局調查與核查,退耕還林的面積核實率、造林合格率都在90%以上。
二是改善了生態環境。退耕還林遵循生態優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主要安排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嚴重的地區,安排在15度以上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8年間,通過大規模還林還草,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2個多百分點,其中內蒙古提高近4個百分點,陜西延安提高約25個百分點。
三是增加了農民收入。退耕還林補助發到千家萬戶,直接實現了農民增收。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300多億元,退耕農戶平均每戶獲得補助3500元。退耕補助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這些補助總體上約占退耕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0%左右,西部地區有400多個縣高于20%,寧夏、云南一些縣達到45%以上。
四是促進了農村結構調整。退耕農民更多地從事林業、副業和多種經營生產。一些地方積極發展畜牧、林果、花草、中藥材和觀光旅游等產業,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通過退耕還林還草,實行樹上山、糧下川、羊進圈,還改變了農民的一些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增強了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任務還十分艱巨。目前,工程區生態環境仍十分脆弱,局部環境雖有改善,但穩定性還比較差;退耕還林工程營造的林木還處在未成林或幼林階段,短期內難有經濟效益;退耕農戶大多還缺乏增收的門路,長遠生計問題尚未解決。隨著退耕還林政策補助陸續到期,一旦停止錢糧補助,部分退耕農戶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一些農戶就有可能出現返貧,退耕還林的成果就難以維護。
針對這些實際情況,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延長補助期的重要決策。這是鞏固生態建設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問題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加強“三農”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一,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有利于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退耕還林已經安排的任務中央投資共2000多億元,90%以上投入中西部地區。這次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增加一個周期,國家新增投資2000多億元,絕大部分也將投入中西部地區。這有利于中西部地區鞏固生態建設成果,進一步恢復林草植被,改善環境,增進投資,擴大消費,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第二,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有利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維護國家生態安全。西部地區是全國的生態屏障。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改善生態環境需要長期堅持下去。8年來,工程區的植被開始恢復。如果不延續投入,退耕還林的成果就難以得到鞏固,個別地區甚至會出現復耕現象,這就會影響當前來之不易的生態建設形勢。因此,必須總結經驗,完善政策,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成效。
第三,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有利于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退耕還林工程區大多處于位置偏遠、基礎設施落后、生產生活條件差的地區,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難點地區。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改進補助方式,既是對退耕農戶的補助,又是對農民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支持。統籌實施退耕還林和其他支農惠農政策,可以促進這些地區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第四,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有利于推進扶貧開發、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實行退耕還林,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貧困地區農民實行補助和救濟。退耕還林的補貼資金,惠及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村人口。這部分人口的收入與全國農民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對退耕農戶繼續進行政策扶持,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當前生活困難和長遠生計,促進他們增收致富、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對于縮小收入差距、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準確把握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要點和任務
這次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要點:一是現行退耕還林補助政策期滿后,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的現金補助,長江流域及南方地區每年每畝耕地補助105元,黃河流域及北方地區每年每畝耕地補助70元。其中,還生態林補助8年、還經濟林補助5年、還草補助2年。這一個周期結束后,國家不再延長補助期。二是中央財政安排一定規模的資金,作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區和享受西部政策的中部地區退耕農戶的基本口糧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等方面,并對特殊困難地區傾斜。三是每畝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補助費,繼續直接補助到戶,并與管護任務掛鉤。四是中央財政按核實的還林還草面積,核定各省的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總量,從明年起按8年集中安排,逐年下達,包干到省。
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并完善補助政策,涉及退耕總人口1億多人,造林總面積接近4億畝,中央總投資4000多億元,前后將延續20多年。其涉及范圍之廣,國家投入之多,扶持時間之長,在我國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耕還林農戶的關心和重視,體現了中央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一定要通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確保退耕還林成果得到鞏固和發展,確保退耕還林農戶長遠生計得到有效解決,切實做到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
做好退耕還林政策完善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決定精神,堅持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與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相結合,堅持國家支持與退耕農戶自力更生相結合,堅持中央制定統一的基本政策與省級人民政府負總責相結合。采取綜合措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著力抓好基本口糧田建設、農村能源建設、生態移民等配套保障工作,著力改善退耕農戶生產生活條件,解決好退耕農戶生計問題;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長效機制,實現退耕還林工程區生態不斷改善、農民持續增收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重點要落實以下幾項任務:
一是要切實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的成果。林木“三分造、七分管”,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必須加強林草植被的管護。要完善管護措施,落實管護責任,搞好補植補造、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和工程管理等工作。給退耕農戶的生活補助,要切實與管護責任掛起鉤來,促進農戶加強管護。要堅決杜絕砍樹復耕的現象。為加快國土綠化進程,國家仍將繼續安排荒山造林、封山育林任務,今年計劃2100萬畝,有關地方要認真落實。要切實摸清25度以上陡坡耕地情況,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制訂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規劃,保證重點地區退耕還林任務安排。
二是要加快改善退耕農戶生產生活條件。錢糧補助直接關系到退耕農戶當前生活。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保證補助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戶;對上一個補助期任務已結束的農戶,經驗收核實后,要保證在今年底以前補助到位。要加大基本口糧田建設力度,爭取用5年時間,實現具備條件的西南地區退耕農戶人均高產穩產基本口糧田不低于05畝、西北地區不低于2畝的目標。對此,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并繼續安排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要加強沼氣、節柴灶、小水電等農村能源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也要予以重點支持。同時,國家用于農村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向退耕還林地區傾斜;地方政府也應加大有關投入力度。要整合各方面支農資源,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統籌用好各項資金,推進基本口糧田建設、沼氣建設、水土保持、扶貧開發,加強退耕還林地區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
三是要大力促進退耕農戶增收致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解決農民長遠生計的重要措施。要加快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畜牧業,發展林果、林竹、花草、中藥材、觀光旅游等產業;加快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農產品基地建設;在搞好水土保持的前提下,科學指導農民在林下間種一些農作物,促進農民增收。在一些自然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生存條件的地區,要穩步實行生態移民,繼續本著自愿的原則,有計劃、有組織地實行易地搬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給予重點支持。要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快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促進退耕還林農戶增收致富。國家以工代賑等扶貧資金要重點支持西部退耕還林地區。
四是要依靠制度創新推進生態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真正實現穩得住、能致富,從長遠看必須依靠制度創新,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體制機制。要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一步做好退耕林地和林木確權發證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要堅持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建立規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權流轉制度。要按照規范國土開發秩序、確立主體功能區劃的要求,抓緊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經濟政策和考核評價體系。在一些生態脆弱地區,實行必要的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國家將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和補償。要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調動退耕地區和退耕農戶生態建設與管護的積極性,鞏固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
三、切實抓好退耕還林補助政策的落實
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強領導,真抓實干,把完善退耕還林政策這項關系民生的大事辦好辦實。在此,我提出幾點要求:
首先,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省級政府要按照目標、任務、資金、糧食、責任“五到省”的原則,對本地區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負總責,并對補助資金的安全使用負責。要把退耕還林補助政策落實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相應安排工作經費,保證逐縣、逐鄉、逐村、逐戶落實到位。要深入實際,加強調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
第二,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國務院決定,建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有關工作。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文件下發后,發展改革委、西部開發辦要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做好鞏固成果政策的落實和工作指導。財政部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的具體使用和管理辦法。要保證中央有關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和支農惠農財政資金繼續按原計劃安排。林業局、統計局等部門要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相關數據的核實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建立涉農投資的規劃計劃銜接和信息溝通制度,提高資金使用的科學性、有效性。
第三,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地方政府要從實際出發,編制好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專項規劃,作為安排年度項目和各項資金以及監督檢查的依據。規劃要綜合考慮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近期生活和長遠發展問題,并與扶貧開發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等相互銜接,合理確定目標、任務、重點和具體保障措施,并落實具體項目。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地方規劃工作的指導。
第四,加強監督,嚴格檢查。要嚴肅工作紀律,加強管理監督,確保政策兌現,確保資金安全。要認真執行驗收核查制度,加強對退耕還林工程的稽查和數據的審核。要嚴格資金管理,加強對資金使用的審計,防止擠占、挪用資金,防止冒領、貪污資金,確保資金用于退耕還林農戶,用于解決農民長遠生計。要加強監督檢查,對政策落實和資金使用中出現重大問題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特別是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五,加強宣傳,正確引導。要全面、準確、深入地宣傳國務院關于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精神,使各項政策措施為社會、為基層、為退耕農戶、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要通過宣傳,引導群眾正確行使參與權和監督權,不斷增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意識,為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好退耕農戶當前和長遠生活,是一項惠及億萬人民群眾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進取,扎實工作,把完善退耕還林的政策落到實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