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法制日報》報道了一件“怪事”:江西有個小偷四年前偷了兩根項鏈,但公安機關認為不構成犯罪,就由南昌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對其處以勞動教養,誰知小偷“不領情”,他堅定地認為自己犯罪了,所以一紙訴狀將南昌市勞教委告上法庭,要求撤銷勞教決定,轉為追究他的刑事責任。更出乎意料的是,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支持了小偷的訴訟請求,認為小偷已構成盜竊罪,確實該去坐牢。
是這個小偷瘋了嗎?當然不是,小偷也是從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來打這起官司的,此舉背后,實質是勞教制度的尷尬顯露。
俗稱“二勞改”的勞動教養源于1957年8月由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50年來,這一制度基本沿用了最初的設計思路。
勞教跟勞改一樣,均以剝奪被處罰人人身自由為核心,僅從執行方式上看,很難分辨兩者的區別。而從長度上看,勞教可被處以1-3年,一定條件下還可延長1年。也就是說,最長的勞教可達到4年。刑法中關于五大主刑的設置,管制明顯比勞教要輕,拘役通常在6個月以下,最長不得超過1年,也比勞教輕。甚至被判處有期徒刑,也還有緩刑的可能。就南昌這一個案看,小偷如被訴至法庭,因盜竊數額不多,情節也不嚴重,多半會被判處管制或拘役。而被當作違法行為處理,如果作為僅次于犯罪的“嚴重違法行為”來處理,則至少也得一年以上的勞動教養。刑法中有羈押一日折一日的規定,相比較而言,勞動教養沒有折抵規定,剝奪的人身自由時間更長。孰輕孰重,小偷已經作出了符合普通人理性的選擇。
近幾年來,隨著收容遣送制度被取消,勞動教養已被推上了司法改革的風口浪尖。勞教的尷尬并不僅僅因為其嚴厲程度與處罰行為的性質不相適應,而更在于這一制度已產生了與新的法律的沖突。《立法法》第8條明確規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處罰或強制措施只能由法律規定。此處的“法律”,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規范性文件。不論是1957年《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還是1979年《關于勞動教養的補充規定》,均為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1982年1月由公安部公布的《勞動教養試行辦法》,則為一個部委規章。這些法規、規章自2000年7月1日《立法法》施行以后,事實上都面臨著重新規范的緊迫性。
于立法層面,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違法行為矯治法》列入了本屆常委會的立法規劃。兩年前,被認為是勞教制度終結者的《違法行為矯治法》草案初次露面,雖然草案引入了聽證、申訴等程序,加大了對被處罰人的權利保障,但也因沿襲了由公安機關主導處理的行政化思路而引發爭議。而今,勞動教養或曰違法行為矯治該繼續保留行政化模式,還是向司法化變革,爭議還將持續。
這起“寧判刑也不愿勞教”之訴,再次凸顯了舊法規的不合時宜及出臺新法律的緊迫性。 (海南學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