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八月二十日電 題:“圣帕”走了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從福建惠安縣崇武鎮登陸的“圣帕”,逐漸減弱,由超強臺風變為強臺風、臺風、熱帶低壓;漸去漸遠,二十日晨出閩入贛。
“圣帕”走了,福建繃緊的神經一下子放松了許多,提到嗓子眼兒上的心又落了下來。但是,臺風帶來的強降雨預計未來兩天還在福建境內持續,導致局部地區地質災害還可能發生,一些低洼地帶還可能被洪水圍困,一些水庫還要經受水位暴漲的考驗。
雖不是在大江大河的邊沿,但福建地處沿海一線,臺風多發。一年前,“桑美”臺風正面襲擊閩東福鼎沙埕港,造成當地近四百艘漁船沉沒、二百余人死亡的歷史罕見損失;一年后,最初預報強度超“桑美”的“圣帕”又襲來,怎能不讓福建高度警惕?
“圣帕”走了,留下的,除了持續的強降雨,還有防抗“圣帕”所凸顯的三大要義:
其一,民生備受關注。
“圣帕”登陸前,福建自上而下,嚴密部署,先后三道指令嚴厲要求全部轉移海上作業和危險區域內的人員。隨之,五十四萬多人安全轉移,高速公路關閉,集體活動、沿海工地、航班航線全面喊停,防抗臺風圍繞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序展開。
“圣帕”登陸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剛剛出訪回國即致電關切福建災情,表示“十分惦記受臺風影響的福建廣大群眾”,要求福建千方百計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安置好受災群眾。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也致電福建,要求“防范地質災害,確保水庫安全,妥善安置已轉移的群眾”。國家民政部緊急下撥福建三千頂救災帳篷……以民為本的理念,在災害面前得到最為鮮明和具體的體現。
其二,預警體系逐步完善。
從“圣帕”生成于廣闊西太平洋上開始,福建氣象部門便啟動“追風”預案,密切跟蹤“圣帕”的一舉一動,及時發布臺風路徑、風雨影響及未來趨勢,為政府、防汛部門防抗臺風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福建防汛抗旱指揮部的一道道指令,正是因應由黃轉紅、由紅轉黃的臺風、暴雨預警信號而發出,未雨綢繆指導各地有效防抗臺風、汛情。
目前,降雨持續讓福建不敢有絲毫的松懈,但是福建全面動員、在臺風登陸前后緊急轉移七十三萬多人,取得防御第九號臺風的初步勝利,還獲得了中央高層的充分肯定。這不能不歸功于防災減災預警體系的逐步完善。
其三,全社會防災意識增強。
每年都有幾個臺風登陸,已經使得福建人“習以為常”,平靜應對。難得的“平靜”氣氛,卻也緣于全社會防抗臺風意識的增強。電視傳媒從臺風登陸前開始便實時播報臺風動態,現場報道各地的臺風影響,讓民眾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臺風、了解臺風;移動通信部門向手機用戶群發短信,提早告知臺風將至的消息;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部門也在電梯前、大門口張貼通知,提醒居民關好門窗、放好陽臺上的花盆及其他物品……溫馨的提示,是全社會防災意識增強的體現,也是“臺風無情人有情”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