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9月,一次大型中國功夫表演——“武林風·少林寺傳說”將赴日本演出。演出由中國河南電視臺和日本富士電視臺主辦,為的是慶祝中日建交35周年。
少林功夫出國,早是家常便飯;但這次卻有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規模的空前。一演就是50多天,將有約400多萬人現場觀看,截至目前,是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中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活動;
這還不算,日本富士電視網還要做全程跟蹤報道,28家電視臺進行轉播,屆時,將有約2/3的日本民眾可以透過屏幕觀看中國功夫。傳播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前所未有。
這次少林功夫出國是如何促成的?怎么做到這等規模?
放在當前中日交往的大棋盤中考量,功夫出國背后,藏著什么玄機?
【給你一個什么樣的少林功夫?】
故事的外殼,使功夫好看、耐看
7月至9月,作為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的一場重頭戲,一個名為《武林風·少林寺傳說》的大型武術表演,要漂洋過海,從中國的河南“空降”到日本的東京。一演就是50多天,現場觀看的約有400萬人。
這還不算,日本富士電視網還要做全程跟蹤報道,旗下28家電視臺進行轉播,只要愿意,約2/3的日本民眾可以透過屏幕觀看中國功夫。傳播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前所未有。
如此規模,到底演些什么?
據介紹,表演節目的長度是45分鐘,重頭戲自然是功夫。但不同的是,這次要以少林寺傳說為背景,把少林功夫融入到故事中去。
少林棍術將與“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結合起來,跋扈的官兵、落難的唐王李世民、見義勇為的棍僧,分角色按舞臺劇扮演,把一系列功夫表演不著痕跡串起來;
少林氣功增加互動環節。表演者以氣吸碗于腹部,現場觀眾可上臺拔拔看,檢驗功力真假;
少林寺許多絕技通過“打出山門”的民間故事框架展現;
少林寺僧人生活介紹短片和一些情趣表演結合起來。一舉一動,日常生活,莫不暗藏玄機。
……
作為表演的延伸,河南電視臺與富士電視臺合作,將于世界著名搏擊賽事組織K-1公司在東京有明體育館舉辦一場“中日韓搏擊挑戰大會”。5名中國民間搏擊高手,要和日本、韓國民間高手以武會友。這5位高手由海選產生,河南電視臺《武林風》欄目放出消息,擺下擂臺,結果報名者摩肩接踵,掀起了“千名猛士爭赴日”的熱潮。
活動的具體承辦者、河南電視臺《武林風》欄目總制片人吳立新表示:“這次赴日演出,節目形式非常新穎。為什么?一為好看、吸引人,便于交流;二為耐看,不停留在拳腳棍棒,要把少林武術乃至中國武術的獨特文化帶到日本去!”
【籌備得如何?】
7000萬日元的劇場,4噸兵器,打了半上午的巴掌……
在承辦方北京亞細亞體育文化交流中心總經理桂延文的手中,記者看到一張劇場效果圖。舞臺背景模仿少林寺寺院的造型搭造,門口立著一面大鼓。虛擬的舞臺上,一些小人兒們正在捉對比劃拳腳。
“這個館所是日本富士電視臺出資搭建的。面積達900多平方米,花了7000萬日元呢!”桂延文說。
說話間,桂延文也正指揮著部下,準備往日本空運重達4噸多的演出兵器。曾留學日本多年的他,是本次活動的牽線人。
從活動雙方的籌備看,雙方都鉚足了勁兒。
河南省將專門組成代表團參加活動開幕式,由一位政協副主席帶隊,成員中有少林寺監院釋延達的身影;
赴日表演的演員,是登封塔溝武校的學生。他們日常訓練就在少林寺旁側,有著豐富的出國表演經驗。即便如此,也經過了一番周密的遴選。甚至在表演中充當配角、演出嫁的村姑的四位姑娘,也經過一番選秀產生。
在登封塔溝武校的排練場,記者看到了赴日演出排練的場景。這天練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里的一個場景:一群無良官兵調戲民女,激起少林僧人的義憤,在勸說無效、忍辱不行的情況下,出手將他們趕跑。
按照劇情設計,“民女”遭受官兵輕薄時,要氣憤地打對方一巴掌?蛇@一巴掌不好打。從舞臺效果考慮,肢體動作必須明顯,聲音要響亮,觀眾才能看明白,同時也顯得真實、精彩。
動作導演的設計是,在巴掌打到臉上的一瞬間,挨打者要迅速墊上一只手,這樣聲音洪亮,姿勢兇猛,效果真實,還不傷人。
挨打者墊得沒問題,可打人的姑娘,火候總掌握不好。
挨打的“官兵”說:實在不行,要不你真打我得了。
眾人說,那可不中,連打50天,每次都得打出響來,那還了得!
那就練吧!墊手的姿勢、擺頭的角度,表情的配合,噼里啪啦,一遍一遍地來。
就著噼里啪啦的巴掌聲,旁邊,一位身懷絕技的老武僧在進行童子功的練習,把身體扳成三角形,對周遭的情形全然不聞。
休息間隙,動作指導跟記者聊:“既然代表少林功夫出去,我們會力爭把每個細節都做到完美,不能給這塊金字招牌抹黑!”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