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在中紀委等七部門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對當地樓堂館所進行全面徹底清理最后期限到來的前一天,中紀委副書記劉錫榮專門就這一問題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對此次清理工作的重點及期望達到的目標等問題,做了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這,是以前沒有過的。
整頓樓堂館所始自上個世紀
整頓樓堂館所并不是個新生事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
1988年6月16日,國務院發出關于清理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對在建項目、準備建設項目和規劃設計項目要全面、認真地進行清理,要堅決停一批,緩一批。停建項目要撤銷立項;緩建項目可保留立項,但“七五”期間一般不得開工。對于弄虛作假嚴重違紀的工程,由當地政府予以沒收。凡是停建、緩建和予以沒收的項目要在省級報紙上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通知還要求:從現在起,樓堂館所建設項目的投資,不論籌資渠道如何,一律先存入建設銀行,接受監督,不得存入其他銀行。今后審批樓堂館所建設項目,必須按基建程序辦理,不準各級領導者個人批條子上項目。
而在當年的5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決定停建緩建33個在京的樓堂館所項目。
在發出通知的同時,國務院還公布了《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暫行條例》,對樓堂館所的分類、項目審批、建設資金、建設標準、監督與處罰等做了規定。
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重申“嚴格控制新建和裝修辦公樓”;當年10月,中紀委印發《關于對違反〈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行為的黨紀處理辦法》。
分析人士指出,全國性的狠剎興建樓堂館所之風,在上個世紀末的那幾年,可以說是年年都要刮,而且“嚴禁政府機關興建樓堂館所”還多次寫進了各級黨紀政規之中。
對于建豪華辦公樓問題,政府說的不是不多,也不是不重,群眾的反應也不是不強烈。
禁令沒有擋住樓堂館所超標建設
200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繼續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項目建設的通知》,要求各地嚴格控制辦公用房建設。
然而,同樣由于通知缺少剛性約束,其結果與之前所發文件一樣,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是“干打雷不下雨”。
正緣于此,一些地方不是比著怎樣為群眾排憂解難,而是比誰的辦公樓“氣派”、“上檔次”,導致興建豪華政府辦公樓這股歪風屢禁不止,成為頑癥。
2003年9月,山西省糧食局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西省永濟縣五老峰修建的用于旅游接待的“云峰閣”賓館竣工,工程造價達690萬元。
2004年6月竣工的河南省濮陽縣縣委縣政府綜合辦公暨公務員培訓樓,面積近2萬平方米,工程總造價達3200多萬元。該縣紀委辦公大樓占地面積達23.35畝,預算投資400多萬元,實際籌集基建資金723.7萬元。該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大樓2005年開工,耗資800多萬元。
甘肅省蘭州市財政局由辦公樓和住宅樓組成的綜合辦公樓建筑面積42871平方米,辦公樓占15539平方米,住宅為27332平方米,工程造價12845萬元。
山西省忻州煤礦安全監察局僅有編制內人員10人、臨時工10人,卻在2004年5月,建成了面積達2557平方米的辦公用房。
……
而在一年猛似一年的“審計風暴”中,從各年度的審計報告里,“興建樓堂館所”這個字眼接連出現。審計風暴披露出的觸目驚心的數字,暴露出的屢查屢犯的問題,令人深思。
在云南省紅河州區民政局挪用養老金案中,經審計部門查實,紅河州民政局將農保基金中的830萬元挪用作了紅河州民政局自身的基本建設款,而按原規劃投資757萬元的“滇南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竟變成了歌舞廳和按摩間。
審計機關還查明,在我國南方受到水災困擾的時候,有關主管部門卻滯留資金13.85億元,還弄虛作假亂拉資金興建樓堂館所。
分析人士指出,一次次下發的整頓樓堂館所的文件不能說沒有作用,不過,卻陷入了發現違規———下發文件———嚴查清理———處分相關責任人———“風聲”漸松———再次違規———再次清理的怪圈。
清理樓堂館所引起高層關注
各地黨政機關中盛行的這股建奢華辦公場所之風,一直受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在今年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提出,對政府機關違規建造樓堂館所的問題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理,堅決剎住違規修建辦公樓等樓堂館所的歪風,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當前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解決一些行政機關存在的嚴重鋪張浪費問題……要嚴格控制行政機關新建、擴建辦公大樓,嚴禁建設豪華樓堂館所,切實規范公務接待行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設節約型政府。”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一次強調了國務院對豪華樓堂館所的態度。
而在這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帶來的厚厚一沓照片,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照片上一些地方的辦公樓是何等的奢華、鋪張。葉大年說,照片是他的朋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陸大道帶領學生們在全國各地拍攝的,照片所反映的也只不過是這一老大難問題的“冰山一角”。
人大代表祝義才痛陳奢侈消費帶來的危害,“不僅在于浪費金錢、資源和人力,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諧的超前消費風,破壞了勤儉節約的良好風俗,背離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更有代表指出,奢侈看起來只是大手大腳、窮折騰的現象,但是這個現象的背后往往就是腐敗。
“豪華培訓中心的產生有其歷史原因,但發展至今,它該退出歷史舞臺了。”曾長期關注培訓中心現象的全國人大代表常金月說。
據常金月介紹,從歷史上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建自己的接待基地,是“政府辦社會”的表現,部分原因是由于社會分工不完善造成的。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其為安置人員就業、解決上下級人員來往接待,開展培訓業務提供了方便。但現在,單位沒有必要辦社會了,加上酒店行業不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行業內部市場競爭又相對充分,所以,政府完全沒有必要居于控制地位。
“2003年以來這一波興建豪華辦公樓的風潮與規范政府收入和支出有關。”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灰色收入透明化以后,錢用不出去,相關單位就把收入用來蓋辦公樓和購置辦公設備。
有分析人士將一些地方政府斥巨資興建豪華辦公樓,歸咎于監督的缺位。他解釋說,政府對大量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是在人大監督之外的,人大無法監管預算外資金,監管上的缺失使得地方的一些領導官員“放開了手腳”。
而在更多的普通人看來,清理政府機關豪華辦公樓的實質應該是究責。“盡管媒體對于各種政府豪華大樓、工程曝光不斷,但是卻很少有官員為此而承擔責任,無論是‘下馬’還是檢查。與此同時,各種被曝光的地方政府卻不斷為豪華大樓‘找出合理的建造理由’。”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戴銳對記者說。
中辦國辦11號文件操作性增強
3月18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問題的通知》。
通知要求,今后黨政機關辦公樓單位綜合造價省(部)級不得超過每平方米4000元,市(地)級不得超過每平方米3000元,縣(處)級及以下單位不得超過每平方米2500元。
如此具體的規定打破了以往類似禁令的含糊,此外,對資金來源、管理方式以及相關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機制等,也做了規定和部署。正是由于這些“與眾不同”之處,這一通知被輿論稱為“截至目前針對清理樓堂館所最具操作性的一個”。
4月28日,中紀委、國家發改委、監察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審計署按照中辦、國辦這一通知的精神,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對近年來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項目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清理。也就是在七部門的這份通知中,將各地上報自糾自查清理情況的“大限”定在了6月20日。(斯蒂文 陳麗平)
編后
近來,“大限”一詞頻頻出現:全國衛生系統自查商業賄賂,安監系統整治非法煤礦等,都不約而同地設置了“大限”。
“大限”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一些犯了錯誤的人通過自查,停止了繼續犯錯,避免了損失的進一步擴大。但是,在一些地方,“大限”期限卻被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本報記者在采訪各地樓堂館所清理情況時就發現,一些地方的負責人對“大限”的來臨并不是很看重,甚至明確表示,在“大限”前全面徹底清理完,“是不可能的”。
這些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畢竟,想通過自己查處自己、自己監督自己,來真正改變某些政府官員的奢侈、浪費、腐敗的風氣,有點難。